1、捏脊推拿技术的背景及起源
捏脊最早记载在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其卷一?治卒腹痛方第九曰:“使病人伏卧,……捏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此处为治疗卒腹痛。唐代王焘《外台秘要》卷十三记载:“患等病,必瘦,脊骨自出,以壮大夫屈手指及中指夹患人脊骨,从大脊向下尽骨极,指腹向上来去十二、三、四,然后去中指于两畔处弹之。”,此处用治疗痨瘵(肺结核)等虚损性疾病,明清两代小儿推拿着作均用之治疗小儿夜啼、寒冷所致的骨节疼痛。近代北京冯氏家族采用捏脊配合消积散或化痞膏治疗小儿疳积、小儿消化不良等疾病,取得卓效。现代对捏脊的应用除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咳喘、夜啼等疾病外,成人神衰弱、失眠、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均有较好疗效。鉴于既往的文献,我们用之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发现该法可以有效缓解潮热症状。在临床中以捏脊配合常规推拿、点穴等推拿技术,治疗脑梗塞、帕金森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神经衰弱等疾病均获佳效。
2、捏脊技术的理论基础
(1)捏脊主要刺激人体皮部。皮部是外邪侵犯人体的首道屏障,皮部通过经络系统与人体脏腑联系,脏腑气血的变化反映到皮部。皮部接受特定刺激可以影响脏腑的功能。卫气行于皮肤,充于络脉,捏脊可以发动卫气,增强抗病能力。
(2)捏脊刺激部位为督脉,夹脊穴。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诸阳,络全身之阴气。夹脊穴功能类同于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之处。因此,捏脊不但可以调理一身阴阳之气,同时还可调节脏腑功能和疏通经络。现代医学认为人体脊背部是主管人体脏腑功能的植物神经分布之处,通过刺激这些神经的体表分布,可以影响内脏神经体液,从而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捏脊疗法有温肾密阳的作用,可调节人体阴阳之平衡,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3、捏脊推拿技术的适应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