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育龄期女性,风湿病对生育的影响是她们生活中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既往研究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生育有负面影响,近来更多研究提示其他风湿病对生育也有不利影响。
2015年发表在Reumatology上的一篇文章报道了类风湿关节炎(RA)、白塞病(BD)、脊柱关节病(SpA)对绝经前的女性卵巢储备功能有负面的影响。这篇文章以抗苗勒氏管(Mullerian's)激素(AMH)作为评价卵巢储备功能的指标,AMH< 1.0 ng/ml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是目前最可信的反映卵巢储备功能的指标,卵巢储备功能是反映产生卵子的原始卵泡还剩下多少的指标,女性从出生后原始卵泡数目就不再增多,耗损到没有了就进入更年期。文章结果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白塞病、SpA患者与健康人对比AMH水平明显下降,50%的白塞病患者,3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37.5%的脊柱关节病患者AMH< 1.0 ng/ml,即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并且HLA-B27SpA阳性患者的AMH水平显著低于B27阴性脊柱关节病患者。但三种疾病病程的长短对AMH水平都无影响。这说明类风湿关节炎(RA)、白塞病(BD)、脊柱关节病(SpA)患者育龄的年限更少,可能更早进入更年期。
既往有研究报道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对绝经前女性的卵巢储备功能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即使是病情活动程度轻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较同年龄的健康人也有明显的卵巢储备功能的下降;接受环磷酰胺(CTX)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更加显著,AMH的下降水平与CTX的累积剂量成正比;对于童年发病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甲氨喋呤(MTX)的累积剂量也与卵巢储备下降相关。
有研究报道了大动脉炎患者较健康人同样出现AMH水平的下降,卵巢储备功能的受损;AMH水平与大动脉炎患者的疾病活动程度及甲氨喋呤治疗无关。有研究报道了接受环磷酰胺治疗的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也称魏格纳肉芽肿)患者出现AMH水平的下降,卵巢储备功能的受损;而接受甲氨喋呤的患者则没有。有研究发现白塞病患者中50%AMH<1.0 ng/ml,而对照的健康人群中只有19%,提示白塞病同样导致卵巢储备功能的下降。
综上所述,除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导致女性卵巢储备功能的下降,其它常见的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白塞病、血管炎、脊柱关节病也存在对女性卵巢储备功能的负面影响,使得这部分女性面临生育年限减少,不育风险增大;而风湿病某些药物可能使这种情况更加严重,需要广大患者及风湿病专科医生的重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