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概述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oma)是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分为中央型乳头状瘤(central papilloma)和外周型乳头状瘤(peripheral papilloma)。中央型乳头状瘤指乳管开口到壶腹以下的大导管发生的乳头状瘤;外周型乳头状瘤(peripheral papilloma)指终末导管-小叶系统(TDLU)发生的多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multiple intraductal papillomas)。新的分类还增加了不典型乳头状瘤,指以局部上皮不典型增生并伴有低级的细胞核为特征,这样的导管内上皮增生偶尔可与不典型导管增生(ADH)或低级DCIS的小病灶相似。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的女性,但多见于40-50岁妇女。
2.0 诊断
2.1临床表现
2.1.1症状:1)乳头出现主动性或被动性血性溢液、黄色浆液性溢液,或浆液血性溢液,少数患者为水样溢液;2)乳头状瘤可触及肿块者不到30%,而以乳头溢液就诊的病例中,能触及肿块者在20%以下,肿块多位于乳晕区。
2.1.2体格检查:基本体征是按压乳房相应区域有乳头血性或浆液性液体溢出,或能触及肿块,挤压肿块有溢液溢出,肿块着多为乳晕或周围区域,直径不超过1cm的条索状小结节,质硬,边界清楚。
2.3 辅助检查
乳腺X线: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阳性率很低。
超声检查:典型图象特征包括界限清楚的呈平坦回声的结节或是小叶状呈平坦回声的囊性病变伴实性成分,常可见导管扩张形成的实性腔内回声。
乳腺造影成像:显示管腔内平滑的或不规则的填充物,与阻塞的或扩张的导管有关。如导管完全堵塞,则可见造影物逆向流出。乳腺造影成像对手术切除前明确定位分泌性导管有帮助,但存在造影剂过敏,诊断假阳性、阴性可能等缺陷。
乳管镜检查是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最主要的诊断方法,准确性达90%以上,且能帮助手术定位和鉴别DCIS。
3.0 治疗
导管内乳头状瘤以开放手术为主。
位于主乳管的中央型乳头状瘤可采用病变导管的局部切除术,二级乳管以下的多发性乳头状瘤、外周型乳头状瘤和不典型乳头状瘤宜采用区段切除术。
4.0 预后
手术切除范围合理者,不再发,但可在同一乳腺或对侧乳腺的其他导管再发。若切除遗漏病灶,可再出现溢液,需重做乳管镜定位后手术。本病国外报道的癌变率为5%~33%,国内报道癌变率为5~1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