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是一种中老年的常见病,具有发病迅速、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恢复缓慢的特点,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镇居民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二位,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面对虎视眈眈的‘中风’恶魔,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防中风于未然?无疑后者更为可取,特别是中风的高危人群和中风先兆患者,更要积极预防,十几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中风是可以预防的。
一、哪些人是中风的高危人群
1、高血压病患者 长期高血压的作用可引起小动脉变性和形成微动脉瘤,当血压突然升高就会导致高血压脑出血,脑出血有70%是由高血压引起的。高血压还可引起和加剧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梗塞,高血压的严重程度与脑梗塞的发生机会和严重程度成正比。
2、糖尿病患者 中风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发生中风比正常人高出5倍。约有10-30%的中风患者有糖尿病史。
3、高血脂症患者 血液中甘油三脂、胆固醇和β-脂蛋白的浓度越高,越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因而患中风的机会就越多。
4、心脏病患者 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可引起脑缺血而致脑梗塞,风湿性心脏病栓子脱落可造成脑栓塞,心肌梗塞可致脑血管痉挛而脑梗塞和脑水肿。
5、血液流变异常者 血液流变的异常如全血粘度增高、红细胞变形性异常发生中风的危险性大大增加,红细胞压积增高和纤维蛋白原增高是发生脑梗塞的危险指标,近年来根据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作出中风预报,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6、嗜烟酒者 吸烟者吸烟量及烟龄与中风发病率成正比,吸烟者患脑梗塞比不吸烟者高数倍。长期吸烟引起血管壁增厚,脂质沉积,管腔变窄,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故易出现中风。长期酗酒会升高血压,易引起脑出血。
7、中年以上男性 一般40岁以下较少出现中风,45岁以上发病率逐渐增加,50岁以上中风的死亡率增高,55岁以上,每增加1岁,中风发病率增加一倍。中风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5:1。
8、家族中有人患中风者 中风有家族性倾向,有中风家族史者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3-4倍。
二、中风有哪些先兆症状
中风大部分都会先出现一些先兆症状,认识中风的先兆症状,及早治疗,对预防中风有重要意义。中风先兆的主要症状有:阵发性头晕、目眩,发作性偏身麻木等感觉障碍,短暂性舌强语涩、吐词不清或失语等语言障碍,短暂性一偏肢体活动不利或瘫痪,瞬时性黑蒙等视力障碍,晕厥发作以及头胀痛,手指麻,健忘,肌肉颤动,步履不稳等。这些症状不一定要全部具备,如果年龄在40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动脉硬化、高血脂症、冠心病、糖尿病和短暂性脑缺血等病史,只要出现一两种症状,就应引起重视,及时诊治。
三、中风的预防措施
预防中风一方面要及时防治引起中风的一些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症、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和冠心病,阻断中风的病理基础;另一方面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消除中风的诱发因素。清代医家李用粹在《证治汇补》中指出:“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须预防止,宜慎起居,节饮食,远房事,调情志。”这十二字预防方针,高度概括了中医预防中风的经验,也符合现代医学的认识,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1、慎起居 中风多于劳累之后发生,特别是繁重的脑力劳动,使本来已脆弱的脑血管不堪重负而中风,因此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适度,要积极参加适合自己体力的体育锻炼如慢跑、太极拳、气功等,适当的运动量对脑血管是一种良好的刺激,有助于改善脑部血液供应,解除脑力疲劳,对降低血压、降低血脂、减轻体重都有作用。
2、节饮食 过多食用脂肪和胆固醇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过多摄入食盐会导致高血压,过多食用糖和脂肪会引起高血脂症,这些都能增加中风的危险性。因此要节制饮食中的盐、脂肪、胆固醇和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食用动物蛋白,有助于预防中风。过分饱食和酗酒都是中风的诱发因素。节日喜宴,面对佳肴美酒,千万要饮食有节。
3、远房事 房劳过度是诱发中风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性生活诱发的中风中医称为“马上风”。性高潮时心跳加坷,血压升高,大脑皮层强烈放收电,大脑处于高度供血、高度耗氧状态,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基础上极易引起脑血管破裂,发生中风。因此中风的高危人群要注意节制房事,减少性生活的频度和采取体力消耗较少的性生活方式。出现中风先兆症状,一般应禁止房事。
4、调情志 过分的情波动常常是中风的诱发因素,观看精彩激烈的球赛或影剧,旗鼓相当的玩纸牌、搓麻将,久别重逢的惊喜,痛失亲人的悲伤都可致中风。恼怒会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惊恐易引起脑梗塞。预防中风要保持心情舒畅愉快,避免情志过极。记住,健康的心理可为您带来健康的身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