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是食物消化与吸收的通道,可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不过大多数人对消化道肿瘤中的胃肠间质瘤仍很陌生。胃肠间质瘤占消化道肿瘤的1-5%,往往难以早期发现,易被误诊,如果长期出现胃部不适,或查不出原因的胃痛,应警惕是否患上了胃肠间质瘤。
最年轻的恶性肿瘤
胃肠间质瘤(GIST)可以说是最年轻的恶性肿瘤,它是1998年才被日本一位学者发现它的驱动基因才命名的。我们的消化道有粘膜、粘膜下、肌层和浆膜四层结构,胃肠间质瘤就是在“粘膜下”与“肌层”之间的间质细胞发生异常增生,尽管取名间质瘤,实际上GIST也是恶性肿瘤,会破坏正常的组织结构,也有转移的风险。
作为一种胃肠道间质来源的肿瘤,过去的大半个世纪,长期被误认为是来源于平滑肌的肿瘤其,可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以胃最为常见。。亦别于来源于上皮的“胃癌”或“肠癌”,治疗模式也大相庭径。
症状隐蔽、大众化
胃肠间质瘤易被误诊,原因在于胃肠间质瘤不仅病程早期症状隐蔽,其临床症状也无特异性可言。如果病灶在胃部,可能会表现为消化不良、胃痛、上腹不适;如果病灶在小肠,则可能表现为腹痛、消化不良;如果病灶在直肠,则可能引起大便困难、异物感、里急后重等。
和其他消化道肿瘤不同,用胃肠镜检查很难发现胃肠间质瘤,这是因为,胃肠间质瘤多“向内”,即向浆膜发展。在临床中,他们经常发现,有的病人病灶已经转移了,可胃肠镜检查粘膜仍是完好没有破坏的。虽然胃肠镜检查难以“揪出”胃肠间质瘤,不过它们仍难逃出CT的“法眼”。所以建议,如果长期出现胃部不适,或查不出原因的胃痛、排便异物感等,肠镜检查正常的,不妨在做个CT检查。
别轻言放弃
不过,幸运的是,胃肠间质瘤虽然发现难,但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被诊断为胃肠间质瘤的患者别轻言放弃。邓艳红副教授介绍说,对于没有转移的胃肠间质瘤,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术后5年生存率90%,手术后医生在根据肿瘤细胞是否有转移的风险,来决定是否需要后续药物治疗。而对于已经发生转移的胃肠间质瘤,因其驱动基因c-kit已经被发现,且有针对该驱动基因的的靶向药物,治疗后5年的生存率仍有50%。由于该病的治疗效果好,在发现腹腔转移性肿瘤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鉴别排除这个疾病,避免误诊及错失治疗机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