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病包括原发于胆囊及原发于胆管系统的结石,其临床表现各有不同。
胆囊结石常表现为:上腹或右上腹疼痛,可为隐痛、钝痛或绞痛,可向右肩部放散,常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胀、便秘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严重时可有发热、黄疸,并可反复发作,高脂饮食(如油炸食物、肥肉、煎蛋等)常为疼痛发作的诱因,亦有部分病人可无任何症状。虽说腹痛是胆囊结石最主要的症状,但其疼痛的有无与轻重,视结石的大小、部位、有无感染、是否引起梗阻有关;大的单个结石,不易发生嵌顿,很少出现严重症状,多表现为非典型消化不良(约有15%),或有右上腹或上腹部隐痛、闷痛、钝痛等不适,或仅有右肩部、肩胛部钝痛不适;当结石移动造成胆囊粘膜损伤、细菌感染,发生胆囊炎可引起持续性钝痛、刺痛、胀痛,严重时(约占30%)疼痛可十分剧烈,并可向右肩放散;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处时,常表现为剧烈绞痛。因出现症状而发现的胆囊结石病人,约50%在5~10年内症状再发;而无症状的胆囊结石病人约25%在10年内发生症状或因某种原因施行胆囊切除术。
胆总管结石可为原发于胆总管内和与肝内胆管结石并存,亦可继发于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的症状,可表现为上腹部钝痛、胀痛及恶心、呕吐等上消化道症状,其主要症状和典型症状是当结石引起胆总管下段阻塞时出现疼痛、发热、黄疸即夏科氏三联征。常有反复发作病史,当合并化脓性感染时,腹痛持久而剧烈、高热持续不退、黄疸进行性加重,并可出现血压下降、神志障碍,多须紧急手术治疗,是十分严重的胆道疾病,称为急性阻塞性化脓性胆管炎或重症胆管炎。
肝内胆管结石可与胆总管结石并存,在不合并胆总管结石时且未引起胆管阻塞和胆管炎症时,可无任何症状或有一些不典型的轻微症状,但是随着病程延长逐步出现一些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常见症状是肝区隐痛不适,常呈持续性钝痛,疼痛部位与结石在肝内部位有关;肝右后叶胆管结石,可致胸背部痛,肝顶部胆管结石,可有肩部和肩胛部酸痛,当发生部分肝段或肝叶胆管阻塞时,可出现肝区、肩背部疼痛加重,多为钝痛或胀痛,很少出现绞痛,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一侧肝内胆管阻塞合并感染时,引起相应区域急性阻塞性胆管炎,可出现发冷、发热、上腹疼痛、血压下降和肝功损害,但少有黄疸。当肝内胆管结石同时阻塞左右胆管或并存胆总管结石时,常合并较重的胆管炎症,可出现剧烈疼痛、高热和黄疸,即夏科氏三联征。肝内胆管结石病人在检查时,可有肝脏不对称性肿大、肝区压痛或扣击痛。晚期病人常致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出现脾肿大、食道静脉曲张和消化道出血、腹水等。
胆石病的诊断除上述病史与症状外,影象学检查十分重要,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绝大部分胆石病人都可明确诊断。通过B超、CT检查可发现胆囊有无肿大、胆囊壁是否增厚、有无炎症反应、囊内是否有结石和结石的大小、形状及其在囊内的具体部位;肝内胆管、胆总管是否扩张和有无结石影以及结石的大小、数量和部位,并可发现有无胆管结石导致肝肿大和肝萎缩、肝硬化、脾肿大等。经皮肝穿胆道造影(PTC)或内镜胰胆管逆行造影(ERCP)可清楚显示肝内外胆管的整体图象,可明确结石部位、数量、大小,胆管扩张程度和阻塞部位,从而为胆石病的治疗提供十分重要的依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