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健脾的理论基础
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素问.经脉别论》中说:“食气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素体阳气较盛,或素体肥胖,或饮食不节,嗜食辛辣之品或醇酒厚味,或大病久病,或劳倦太过,素体虚弱,或用药不当,均可损伤脾胃之气,以致脾胃功能失调,不能生养气血;脾虚运化失调,则湿、浊、痰、瘀内生,产生引起疾病的内在病理产物;脾胃升降失调,一方面影响水谷精微的纳化输布,另一方面打破人体阴阳气血、水火之升降平衡,引起其它脏腑气机失调,如土雍木郁。因此脾胃功能失调将引起一系列造成疾病的因素。临床上,健脾,调理脾胃功能事实上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中医治法。李东垣在《脾胃论. 脾胃盛衰论》中所云“其治肝、心、肺、肾有余不足,或补或泻,惟益脾胃之药为切。”也为调理脾胃治疗其它脏腑疾病引起的疾病提供了依据。广州荔湾区中医院不孕不育科杨洪伟
二 健脾法的运用
临床上,脾胃功能失调有2种情况,一种是辨证为脾虚的病人,表现为面色萎黄,气短懒言,疲劳,纳差,舌胖边有齿印苔白,脉细无力。这时,一定要健脾。另一种是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大量的补肾药,而补肾之品多滋腻)、饮食、精神、情绪、环境等因素导致的脾胃失调或脾胃损伤。这时,就要根据辨证和脾虚的轻重、缓急来用药。关于健脾法的运用,我们采取辨证灵活用药、神阙敷药、食疗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1、 辨证灵活用药
(1)健脾思想要贯穿于疾病治疗的整个过程,强调健脾的重要性。如果患者素体脾虚,先调理脾胃功能,待脾胃功能健旺后,再加入治病药物;没有脾虚症状的肾虚患者尽量选择既能补肾又能健脾的药物,如淮山、黄精、菟丝子等,并在补肾药物中加入党参、云苓、白术、陈皮等健脾之品,
(2)重视湿邪。脾为湿土,脾虚易湿,湿既可作为致病因素,又可是病理产物,而X南以“湿”著称,。根据湿之轻重缓急,分别采用渗湿、芳化、燥湿、健脾、温肾、行气等方法,如患者舌苔薄白,由于X南之“湿”,用药上仍常酌加渗湿之药(绵陈、火炭母)以醒胃健脾;如患者舌苔白而湿,可用芳化之药(藿香、佩兰),舌苔白而干,可用甘淡利湿之品(云苓、冬瓜仁);如患者舌苔白厚而湿,当取平胃散之意,用苍术,佐以行气之药(川朴、砂仁、蔻仁),如患者舌苔白厚而干,苍术变用白术;如患者舌苔黄,当取四妙散意,用苍术、黄柏、苡仁,如患者舌苔黄而厚,当用苦寒燥湿之药(黄连、黄芩、黄柏);如以上方法疗效欠佳,可加用健脾、温肾之法。
2、神阙敷药
神厥穴(肚脐)具有回阳固脱、运阳健脾的功效,该处皮肤最薄且皮下无脂肪,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药物能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充分及时发挥药效。陈术健脾膏以传统中医理论为依据,取藿香正气丸和保和丸之意,茯苓、白术、木香 黄芩 苍术、山楂来健脾祛湿。陈术健脾膏敷脐有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可提高脾胃功能,加快食物、药物吸收,对临床治疗有提速的效果。
3、食物调理
饮食疗法是药物疗法的一个重要的辅助疗法。古代医学家在肯定药物疗法为主的基础上,充分强调饮食疗法的重要性。“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之论,说明防治疾病不能单纯依靠药物,更应重视食物在防治疾病方面的功效,而脾胃为仓禀之官,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纳,脾主运化,饮食入胃后,通过脾胃的作用,化为气血,濡养脏腑百脉,才能维持五脏的正常功能。因而食疗在调节脏腑功能、恢复机体生理平衡的同时,要特别着意保护和加强脾胃功能。若脾胃功能健全,可以根据具体病证需要,按不同的要求配制膳食。如伴有胃纳不佳、腹胀、大便干结的可加少许莱菔子,一者可开胃消滞,二者可化痰通便,这样就能既协调脏腑又顾护脾胃了。如果脾胃功能障碍者,则必须以调理脾胃在先。如食滞较甚就先用谷芽、麦芽炖鸭肾;如湿盛则用扁豆、苡米、云苓炖猪小肚;脾气虚者先用党参、茯苓、白术炖牛展健脾补中益气,待脾胃功能恢复后,再随症治之。因为脾胃功能的强弱,常是决定食疗能否奏效的关键。对于脏腑虚弱的病人,切忌一味强调“虚则补之”,以免“虚不受补”,不但起不到补益作用,反而加重脾胃负担,加重病情或变生诸症。可采取减轻食疗配料的份量或少佐行气之品,如枳壳、陈皮等,务须避免加重脾胃负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