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侠 杨定会 史建敏*
【摘要】 目的 探讨激光微创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应用腔内激光光凝和闭锁下肢曲张浅静脉,从而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进一步观察近期和远期疗效。 结果 经腔内激光治疗病例均达到曲张静脉闭锁,短期内没有复发。 结论 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肯定。广东省工人医院外科赵侠
【关键词】 腔内激光 静脉曲张 激光光凝 闭锁
下肢静脉曲张是波及下肢浅静脉系统及其属支的血管病变,表现为浅静脉曲张,迂曲,扩张,甚至出现踝部足靴区皮肤营养性变化,是临床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曲张静脉高位结扎和微创剥脱术。手术创伤大,病人术后恢复慢。我们率先在广东省首批引进外科激光治疗仪,开展激光微创手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创伤小,恢复快,疗效肯定,现总结汇报如下 :
1.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均为临床确诊的单纯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其中并发下肢皮肤营养障碍18例,下肢酸胀感38例,浅表溃疡3例,年龄28~~59岁,平均45。3岁。
1.2.仪器选择 激光治疗仪名称:Surgical Diode Laser 型号 :FD―30---A 波长810nm 生产厂家:(中德合资)凌云电子公司
1.3. 术前准备 入院后常规实验室检查 ,重要器官生化和功能检查,下肢静脉彩色超声检查,下肢静脉造影检查,确定静脉曲张范围,有无并发症
1.4手术过程
开机准备 检查激光器是否正常,连接光纤,设置参数:功率 脉冲模式 激光设置为准备模式,光纤末端出现红色光束.
体位 仰卧位
麻醉 硬膜外 局麻 全麻均可
手术过程 在股动脉内侧腹股沟韧带下方顺皮纹方向做小切口2厘米,分离皮下组织找到大隐静脉并游离部分,在近心端靠卵圆窝处结扎和缝扎各一道.在内踝上方找到大隐静脉远端,用18号套管针穿刺大隐静脉,成功后推出针芯,在套管内置入导引导丝,导丝在静脉内上行至结扎处,退出套管,再沿导丝插入鞘管至结扎处,退出导丝,通过鞘管插入激光光纤至结扎处,可直视下看到光纤顶端红色指示光束,启动激光机,边输出能量边退出光纤和鞘管,同时同步压迫近段大隐静脉,使光纤末端与血管壁实现接触式治疗,直到完全退出血管,后退速度一般为每秒0.5---1.0厘米.如果静脉曲张范围校大,可以多点穿刺治疗.术毕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肢.两周.
1.5.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24小时鼓励病人下床活动,预防应用抗生素三天,加压包扎两周,避免剧烈运动,术后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定期复查.
2. 结果 经上述方法治疗病例均曲张静脉闭锁,无近期血管再通,无创面感染,一般住院时间2---4天,平均3天左右,近期疗效好。
3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病,发生机制是静脉壁软弱,静脉瓣功能不良及浅静脉内压升高所致。传统治疗方法是曲张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病人痛苦大。我们采用腔内激光治疗,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其治疗机制是应用光纤在静脉内输送不同波长红外线激光,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和静脉壁间接热损伤,从而闭锁曲张静脉主干及其属支,最终形成纤维化。这一微创技术具有许多优点:(1)股隐静脉交界处小切口,不增加手术难度和时间,且术后不需拆线,美观。(2) 高位结扎大隐静脉,预防血栓危险。(3)手术行穿刺,创伤小,术后无疤痕。(4)扩大了治疗范围,即使安装了起搏器患者仍可应用治疗。(5)疗效肯定。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激光就开始应用于治疗毛细血管扩张症,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1998年西班牙静脉学家CarlosBone首先报道了应用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1999年后,纽约一些学者继续报道了应用这一方法的初步疗效,我国在上海北京等地引进这一技术,相继开展这一技术临床推广应用,2008年广东省卫生厅和财政厅联合下文批准EVLT立项为省级医学应用科研课题,希望这一技术尽快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建明,陈以宽,朱仕钦,白刚;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后凝血纤溶的变化[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5,14:463―464.
2. 禄韶英;祁光裕;黄新天;陈进才;石景森;;腔内激光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并发症的探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09:657―658.
3.黄建华,刘光强,熊建明,樊孝文,曾剑,汤恢焕;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5,14:473―474.
4.褚延魁,马庆久,高德明,鲁建国,赵华洲,王青,包国强,杜锡林,董瑞,王楠;大隐静脉曲张传统手术与激光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5,06:475―476.
5.陈学东;王育红;姜福亭;王中华;黄瑾;张熙良;;下肢静脉曲张疾病腔内激光治疗并发症的防治[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6,12:935―93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