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雷特食管(Barrett’s esophagus)的现代概念是指因胃食管反流病引起食管下段正常的鳞状上皮被肠化柱状上皮取代的一种现象,是食管对胃酸、胆盐伤害的适应性反应。澳大利亚外科大夫巴雷特于1950年最先报道,故名。巴雷特食管本身并无任何不适,但少数患者可经过异型增生阶段而发展为食管腺癌。所以,真正的巴雷特食管原则上是需要定期内镜活检随访的。
内镜检查联合活检病理是诊断巴雷特食管的金标准。内镜检查极易发现食管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的区域,但无法识别区内是否存在肠化上皮细胞,需要在该区域钳取少许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后才能确认。
回顾历史可知,起初只要食管下段出现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的区域即诊为巴雷特食管,无论有无肠化。内镜检查一目了然。后来研究发现,如果仅有柱状上皮取代而无肠化是没有癌变风险的,无处理的必要。医学家的注意力从此逐渐集中到具有肠化的病例上来,并强调要有肠化现象才能诊断巴雷特食管。因为内镜检查只能发现柱状上皮取代区而不能识别其中是否夹杂有肠化细胞,所以诊断上也就多了活检病理的要求。然而,我国不少内镜检查机构及个别国外学者仍然仅凭内镜检查就诊断巴雷特食管了,导致一定的认识混乱和不必要的恐慌。事实上,我国内镜检查报告上的巴雷特食管很多是属于没有癌变的风险的、没有肠化的、散在的柱状上皮化生岛。
即便现代概念上的巴雷特食管或者说具有肠化的巴雷特食管,癌变的概率也是很低的,年癌变概率约为1%,并且主要发生在长度大于3cm以上的患者。
对于巴雷特食管的处理, 原则上是定期内镜活检随访,一旦发现异形增生情况,确认诊断无误时可予内镜下除切。遇精神高度紧张、答疑无法释然者,没有出现异形增生也可考虑直接切除。至于药物治疗,主要是控制胃食管反流。对于已形成的巴雷特食管,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被证明是有效的,无论其药名起得多么美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