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阴茎不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对成年后的生活质量及生育能力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受到家长及内分泌医生的重视。那么对小阴茎该如何正确诊断和治疗呢?
一、首先确定是否小阴茎
阴茎的大小与种族、年龄及性发育状态有关,一般认为阴茎解剖结构及外观形态正常,长度低于同年龄或同一青春发育期长度均值的2.5标准差为小阴茎。临床上常以付超测定的阴茎长度值为标准。阴茎的正确测量方法是诊断小阴茎的基础,使阴茎处于疲软伸展状态,沿阴茎背侧,从耻骨联合阴茎根部到龟头顶端所测量的长度(不包括包皮的长度)。肥胖或隐匿性阴茎应尽量推开耻骨联合前脂肪垫。
二、确定阴茎短小的原因
阴茎的发育需要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激素的作用,下丘脑产生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共同作用刺激睾丸分泌睾酮(T),睾酮在5α还原酶2的作用下转化为双氢睾酮(DHT),再作用于雄激素受体使阴茎增长。因此,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及雄激素合成和转化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及激素受体及其后信号传导系统的异常,均可影响阴茎的发育,从而导致小阴茎。本病常见病因主要包括:
(1)下丘脑-垂体病变:促性腺激素产生低下。
(2)睾丸功能异常:睾酮产生下降。
(3)雄激素转化及雄激素受体异常:双氢睾酮产生低下及雄激素作用下降。
(4)染色体异常:性染色体异常。
由此可见小阴茎病因复杂,临床病因诊断较困难。
三、临床为确定病因诊断需进行的辅助检查
(1)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所有小阴茎的患儿均需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2)激素水平的测定判断是下丘脑-垂体的问题,还是睾丸的问题。
由于婴儿及儿童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发育尚未完善,呈不反应状态,青春期前的男孩性腺轴尚未启动,基础状态性激素水平对临床诊断意义不大,因此需进行HCG激发试验及LHRH激发试验;但是对于小青春期男孩(从出生到生后6个月的窗口期)如能测定其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水平可初步判断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一般先行HCG激发试验,可了解睾丸产生睾酮的能力及是否存在5α还原酶2缺乏或雄激素抵抗。如睾丸功能正常,再行LHRH激发试验确定垂体功能。怀疑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及生长激素缺乏者需行ACTH激发及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3) 怀疑下丘脑-垂体病变者需行头颅CT或MRI检查。
四、小阴茎的治疗
以前观点认为小阴茎的治疗一般在青春期开始,目前认为一经确诊即可开始治疗。有研究报道在小青春期(生后6个月内)给予治疗可使阴茎和睾丸有较好发育,并可改善成年期的生殖功能。常有的治疗方法为:
(1)GnRH微量泵 :对下丘脑病变者,可用GnRH微量泵治疗,能改善患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功能。
(2)促性腺激素:对垂体功能异常者,可给予rh-FSH及rh-LH治疗。
(3)HCG注射:HCG直接作用于睾丸的Leydig细胞,促使睾酮合成分泌增加,用于促性腺分泌不足的治疗。
(4)雄激素:可给予十一酸睾酮肌注或口服,目前婴幼儿及儿童应用较多的是睾酮及双氢睾酮软膏,尤其是后效果更佳,但使用此类药物需定期到医院检查雄激素(T及DHT水平),以防止其不良反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