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心目中,你的孩子几岁了?
你的孩子几岁了?在心理咨询的诊室里,在我做家庭治疗时,常常会问这个问题。当然,对于很多父母来说,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然而在我要他们好好地想一想,他们是不是真的按照真实的年龄对待自己的子女时,答案可就不一样了。
晓华今年九岁了,虽然身躯有些瘦小,却还是非常机灵。在我的诊室里,他坐在那里,手却是不停地在动。一会儿拿起台上的回形针,一会儿又玩起桌子上的铅笔。 晓华的妈妈告诉我,在学校里,晓华经常因为太多小动作而被老师批评,回到家里做作业也不专心,经常东张西望。学习成绩属于中流,但父母对于这些却不满意。 认为他还有潜力可挖。帮他请过很多补习老师,可是成绩总是不尽人意。
从表面上看,现在父母对孩子要求跟以前有所不一样。光宗耀祖虽然在电视剧《外地媳妇本地郎》中占了主角,在现实生活中可总让人觉得有点儿俗不可耐。很多父 母都意识到,不能再把孩子逼向金字塔顶端,他们所关心的都是孩子的未来,想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最起码有一技之长,能过上富足、稳定的生活。然而, 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一样,那就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从事最基本、最普通的工作,希望自己能为孩子感到骄傲和自豪。
因此,从孩子尚未懂事时起,有些家长就把日常生活给安排得满满的。幼儿园生活和上学时间之外,补习班和兴趣班占据了整个休息时间。只要是招生简章上有的, 恨不得要孩子都能学全。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要求孩子懂礼貌,求全责备,孩子一有一些错误,批评和指责就会马上披头盖脸地到来。他们生怕孩子会从现实的潮流 中掉队,都想自己的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都想自己的孩子有更多、得到快乐的手段。至于现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开心不开心好像并不重要。
这个时候我们不禁想问一问家长:你们自己这个年龄的时候在干什么?你对自己孩子的要求正常吗?这是对成人的要求,还是对孩子的要求?
在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今天,我 们的社会对好与坏的标准过于单一,给人们选择的余地并不是很多,因此大家都在往高考这条独木桥上冲刺。家长们一方面都会说自己对孩子没什么要求,另一方面 却打心眼里希望孩子能够做的更好一些。孩子们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虽然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是,这句古语却老是躲在"学而优则仕"的影响之后。虽 然现在的行业并不是按照既往上九流、下九流分布排序,但毕竟每个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轻重地位有天壤之别。
香港的著名培训师李中莹先生曾经说,他不介意自己 的孩子开公共汽车、扫大街,只要他自己干得开心就行。然而对很多人来说,为了孩子的未来,现在就必须吃得苦中苦,甚至头悬梁锥刺股也在所不惜。学习变成了 一件痛苦的事情,变成了受罪。孩子们的天真和童趣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他们需要尽快成熟起来。在父母的心中,有一种逻辑,现在学习好,就等于将来幸福,就等于将来有成就。只有孩子表现得好,才能搬开压在父母心头大石。
阿朗今年15岁,初三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不错,不过,近十几年来经常头疼,做过很多检查都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服药,稍为好转。但就是不想回学校。问他原因,也说不清楚。整天在家里看电视、玩电子游戏。
我曾经问过几十个父母,问他们买菜的时候会不会征求孩子的意见,那时候孩子会怎么说,绝大多数的母亲告诉我,孩子的回答是“随便”。难道孩子没有自己的喜 好?还是你的孩子真的有问题?都不对。让我们来模拟一下这个场景,看看这个“随便”是怎么产生出来的。母亲:你今年想吃什么菜?孩子:鸡。母亲:鸡有什么 好吃的?孩子:排骨。母亲:前天不是吃排骨吗?孩子:随便。原来,这个“随便”,是孩子经过无数次地被否定之后,习得的无助。
家长一方面对孩子过高要求,另一方面,又对孩子的百般呵护和照顾,就好像对一个5、 6岁的孩子。不论什么事情都,必须在三叮嘱,好像这孩子什么都不会干。他们觉得自己有责任要给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什么事都给孩子安排好,不让自己的 孩子操心、费神。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在表达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却并不都是很恰当。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安排孩子生活,罔顾孩子的意愿,有时候甚至会 扼杀孩子的要求。然而越是这样,孩子的问题就会越多。孩子可能会出现学习上的问题、情绪上的问题、行为上的问题,甚至会出现一些病症。迷恋于游戏和网络也可能是其中的一个结果,因为孩子在现实社会中得不到自己的快乐和肯定,而在虚拟的世界中却可以为所欲为。
有一些理论,认为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是因为可以从中得到一些特权,称之为“继发性获益”。这虽然可以解释一些现象,但是,不免会在孩子的心灵中产生一些愧疚。从系统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每一个现象都有积极意义,这样就不需要谁来承担罪责。在 父母的心目中,孩子永远都是自己的孩子,无论怎么样对他的爱都不会太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慢慢长大,父母不能再像以前为他擦屁股、穿衣服,很多事 情孩子可以自己做了,自己给孩子的爱会不会少了呢?父母潜意识中一定会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而这种想法,也一定会被孩子的潜意识接收过去。因此孩子的潜意识,会自发地安排一些事件,让自己变得有病或者出现问题,给父母一个关注自己的借口。父母的行为是发自于爱,孩子的问题也是出自爱。只不过这个爱在父母和孩子之间产生了误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