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病因:
导致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很多,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股骨头坏死原因主要有三种:即药物原因(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酒精刺激(长期大量饮酒)以及外伤性(股骨颈骨折)。其中最痛心的往往是药物所致的股骨头坏死,笔者在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年轻患者因为眼睛或咽喉等部位的轻微病变,长期了使用非正规药品,这些药物为增加疗效添加了糖皮质激素却没有在说明书上标明,结果导致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就患上了股骨头坏死。酒精本身就是可以引起股骨头坏死,因此提醒患有早起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务必要戒酒,以免加剧病情。股骨颈骨折尤其是头下行骨折发生了股骨头坏死的几率极高,在此提醒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的患者定期回院复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佛山市中医院骨科管明强。
二、股骨头坏死的症状及体征:
疼痛。疼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行走活动后加重,有时为休息痛。疼痛多为针刺样、钝痛或酸痛不适等,常向腹股沟区,大腿内侧,臀后侧和膝内侧放射,并有该区麻木感。
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患髋关节屈伸不利、下蹲困难、不能久站、行走鸭子步。早期症状为外展、外旋活动受限明显跛行。为进行性短缩性跛行,由于髋痛及股骨头塌陷,或晚期出现髋关节半脱位所致。
局部深压痛,内收肌止点压痛,4字试验阳性,伽咖s征阳性,A11is征阳性TKdele叻uq试验阳性。关节活动受限,患肢可缩短,肌肉萎缩,甚至有半脱位体征。有时轴冲痛阳性。
三、股骨头坏死的诊断:
核磁共振(MRI):是股骨头坏死早期最敏感的诊断手段。X线片:与MRI结合可以更好的评估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病情;可以更直观的评估中晚期股骨头坏死的病情(如股骨头塌陷程度等)。CT:一般仅用于就诊不及时,髋部骨质发生严重破坏的患者,可以更全面的评估髋部骨破坏情况,指导手术治疗。
四、股骨头坏死的鉴别诊断:
暂时性骨质疏松征(ITOH):可见于中年男女性患者,属暂时性疼痛性骨髓水肿。X线片示股骨头、颈甚至转子部骨量减少。MRI可见T1加权相均匀低信号,T2加权相高信号,范围可至股骨颈及转子部,无带状低信号,可与ONFH鉴别。此病可在3-6个月内痊愈。
软骨下不全骨折: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患者,无明显外伤史,表现突然发作的髋部疼痛,不能行走,关节活动受限。X线片示股骨头外上部稍变扁,MRI的T1及T2加权相显示软骨下低信号线,周围骨髓水肿,T2抑脂相显示片状高信号。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多发于膝关节,髋关节受累少见。累及髋关节的特点为:青少年发病,髋部轻中度痛伴有跛行,早、中期关节活动轻度受限。CT及X线摄片可显示股骨头、颈或髋臼皮质骨侵蚀,关节间隙轻、中度变窄。MRI示广泛滑膜肥厚,低或中度信号均匀分布。
股骨头挫伤:多见于中年有髋关节外伤史患者,表现为髋部痛及跛行。MRI位于股骨头内的T1加权相中等强度信号、T2加权相高信号,内侧较多。
骨性关节炎:目前将髋骨性关节炎诊断为股骨头坏死几乎成了全国范围的普遍现象,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女性患者,往往合并髋臼发育不良(DDH),X线以关节间隙狭窄为首发表现,而股骨头坏死往往以软骨下骨折,股骨头塌陷变形为首发表现。
五、股骨头坏死的治疗:
股骨头塌陷之前:首先要去除致病原因,如饮酒,服药等,然后是避免剧烈活动及负重尽量避免发生股骨头塌陷,然后可以考虑进行钻孔减压及自体骨移植等治疗措施。
股骨头塌陷之后:此时保守治疗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髋关节置换术成为首选的治疗措施,作为20世纪人类最成功的手术之一,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早已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认可。
六、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注意事项:
需反思发病原因,只有去除病因,才有望取得理想效果;需去正规医院接受正规治疗,由于近年来股骨头坏死发病率高,目前关于股骨头坏死治疗的虚假广告十分盛行;对于股骨头发生塌陷的患者,没有必要故意延迟手术治疗的时间,目前的人工髋关节假体设计已取得长足进步,假体使用寿命显著延长,绝大多数年轻患者一生中也只需进行一次手术;树立对生活的信心,股骨头坏死经过正规治疗,多数可以坚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确保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