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居世界首位,全世界每三到四个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位来自中国。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和高危人群快速增加,在医院治疗糖尿病之外的家庭和生活中,系统科学、生活化、个性化的相关教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有研究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糖尿病引发的微血管病变、肾脏病变可降低50%。通过良好的血糖管理,多数患者可避免走向透析的结局。而事实证明,良好血糖管理的患者不是用药最多的患者,而是接受教育、自己能够进行健康饮食、适宜运动等的患者。
糖尿病教育: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Q 为什么要开展糖尿病教育?
A 郭晓蕙:通过教育,可以改变患者意识,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式。”郭晓蕙开门见山,指出糖尿病教育的重要作用。遗传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病因,而遗传是不可改变的因素。“我们不能选择出身,但是可以选择走好自己的路。这条路是什么?从糖尿病来讲就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果一个人不相信良好生活方式的作用、不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又如何能够做得到?因此,必须要接受教育、认可理念、学习技能。”郭晓蕙告诉记者。
生活方式的改变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天到底该吃多少?怎么吃?……这些问题,看似小到让人不以为然,实则非常重要。因为生命的延续离不开能量的摄入。“通过教育,使患者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对于患者而言,首先要学会理论知识,知道为什么要改;而后学会技能,知道怎么改;进而下定决心,作出改变。对于教育者来说,还要评估教育是否发挥作用,及时纠正问题。”郭晓蕙表示,如果没有教育,这整个过程便寸步难行。
然而,长久养成的生活方式,想要改变绝非简单的事情。社会在发展,文明程度在提高,但不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健康。汽车遍地,自行车逐渐“淡出舞台”,过去简单的生活方式已不复存在,很多问题却接踵而来。在糖尿病教育的道路上,郭晓蕙们将任重道远。
“除生活方式外,教育还包括患者的自我管理。如怎样测血糖、何时测量、出现低血糖时如何处理等。患者只有自己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郭晓蕙介绍。
教育方式有多种,包括理论讲解、小组讨论、一对一的教育,不同形式的教育有不同的作用。其中,一对一的教育是最有效的,主要以技能培训为主,通过讲解和操作、示教和反示教,教会患者如何测血糖、注射胰岛素等。
八成患者接受过教育 但质量尚难以评估
Q 糖尿病教育目前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A 郭晓蕙:能够真正管理好自己的糖尿病患者还非常少。
采访中,郭晓蕙给出一组数据: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中,有一半未诊断出糖尿病,诊断出糖尿病的患者只有1/3的人接受治疗,接受治疗的人群中只有1/4的人得到良好控制。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糖尿病目前治疗的现状堪忧。
有多少人接受过正规的糖尿病教育?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在生活方式上作出改变?郭晓蕙告诉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很多人接受过糖尿病教育,但真正愿意改变的人并不多。通过问卷调查一些大型医院门诊患者,80%的人回答接受过教育,但是教育的质量还很差。通过以往的调查,很难对教育进行全面评估。
全国很多医院的糖尿病教育只停留在住院患者,而门诊却没有专人进行患者教育,因为糖尿病教育还未得到足够重视,糖尿病教育的获益没有被看到。“实际上,糖尿病患者在门诊的教育是最重要的。”郭晓蕙指出。
谈到糖尿病教育在门诊不足的另一个原因,郭晓蕙说:“在北京和上海,由于门诊费用可以报销,教育工作做得相对较好。但很多地区门诊药费报销比例特别低,很多患者出于经济的考虑,便放弃来门诊就诊,而是随便买些药,自行服用。如此,很多糖尿病患者便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规范教育认证先行
Q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教育学组开展了哪些重要工作?
A 郭晓蕙:培训糖尿病教育师、认证教育管理单位。
“首先,学组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培训糖尿病教育师,进行教育师资格认证。”郭晓蕙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已有500多名教育师获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教育师培训合格证书。糖尿病教育师需要有执业资格,可以为医生、护士、营养师等医学相关的职业。作为教育提供者,除了应该掌握糖尿病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需有开展教育的技能。
其次,进行糖尿病教育管理单位认证。郭晓蕙指出,提出申请的单位按着“糖尿病管理团队”、“场所”、“教育课程体系”、“定期随访系统”、“评估系统”以及“对下级单位的管理和支持服务”六大标准进行评审。郭晓蕙介绍,认证工作目前已进行到第2期,第1期99家单位得到认证,第二期200多家医院已经报名参加认证。认证工作的开展旨在推动我国糖尿病教育管理的规范化进程,使糖尿病患者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为了实行系统化、标准的教育,学组还将推出有针对性的教育项目。“国外糖尿病管理项目已比较成熟。如英国的结构化血糖管理项目,为欧洲很多国家提供规范血糖管理模式。通过网络注册,各地的患者均可参与该项目,学习血糖管理方法。其中,如何饮食是个特别重要的问题,项目进行了详细地介绍。”郭晓蕙指出,类似英国这样的教育项目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案例。
糖尿病教育应由第三方付费
Q 糖尿病教育的推进目前遇到哪些困难?
A 郭晓蕙:缺乏可持续性、教育质量还有待改进。
糖尿病教育当前取得了初步进展,但令郭晓蕙担忧的是,将糖尿病教育持续下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关键问题在于经费。在我国,由于第三方(医保、社会保险)付费机制的缺失,大大制约了糖尿病教育的推进。
目前,由于病情恶化而进展为糖尿病肾病不得不透析的患者,其透析费用已经得到医保报销,而投入少回报多的患者教育却没有第三方付费,郭晓蕙认为,这实为本末倒置。“我国有1亿多糖尿病患者,若这些患者病情恶化,不得不进行透析,将是一笔巨额费用。因此,第三方机构应该权衡,为教育付费才能长久获益,才能持久发展。”
从医院方面来讲,目前还没有糖尿病教育岗位的设定。郭晓蕙认为,教育应该纳入医院管理中,希望未来在医院等级评审时,能够将患者教育作为一项指标,如此也使第三方意识到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当然,首先要进行良好的设计,能够为第三方付费机构提供可评价的资料。
因为第三方付费机制的缺失,也影响了教育的动力和积极性,其质量便大打折扣,这是目前面临的另一个问题。
“因此,在未来,应将糖尿病教育纳入第三方付费机制。”这是采访中,郭晓蕙一直强调的观点。她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