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日益升高,特别是老年人,如何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延长寿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高血压是否需要终生服药,高血压病是否可以治愈,中药对高血压病的疗效,这些都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一、 高血压病中医能否治愈
高血压病可以用中医的方法治愈,但需要病人对该病有正确的认识,有耐心和医生长期的配合,这样就可以治愈高血压病。中医认为高血压病是机体的气血阴阳失去平衡所致,以肝风内动夹痰夹瘀为主要表现,发病原因主要与缺乏运动,过食肥甘厚味,饮酒,精神长期紧张,老年气血亏虚导致机体气血阴阳紊乱所致。中医治疗是从根本上治疗,通过药物调整气血阴阳,同时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经过一个比较长期的治疗,一部分人可以最终治好高血压病。
二、 中药的降压效果怎样及如何治愈高血压病
中药的降压效果缓慢,但经临床观察,中药有肯定的降压疗效,且经中药治疗后血压不容易反弹。在临床推出了很多的中成药,但是这些中成药降压作用并不明显,以致很多人认为中药降压疗效不好,甚至认为中药根本就没有降压效果。那中药怎样才能有降压作用呢?很多人找了大量的秘方,费尽心思寻找特效药物,结果发现只是在白忙,因为疗效并不好。
中药和中医是密不可分的,运用中药不只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一定要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通过望闻问切,把握高血压病的表里寒热、阴阳虚实,对症下药,同时要病人改变生活方式,去除影响气血失调的不良生活习惯,比如改变饮食习惯,加强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调整生活的规律等,这样通过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大概是一年或者更长时间,有望治愈高血压。
三、 中西药降压疗效对比及是否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
用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绝不排斥西医在降压药物方面的独特优势。西医在治疗高血压方面见效快,药物选择多,降压效果肯定,高血压病需要终生服药治疗,因为降压药物只是控制血压,而不是治疗高血压病,病人只能选择每天坚持吃药,直到生命结束为止。
在临床中,很多病人在服用一段时间西医降压药物后,血压保持稳定了,这个时候,他们往往会询问医生,他们的高血压病是不是治好了,还需不需要继续治疗,在医生告诉他们不能停药,停药后血压会和以前一样高的时候,病人往往就会一脸沮丧,这是他们不了解高血压的药物原理的原因。还有的病人在服用一段时间的降压药物后,测量血压正常,自认为高血压病已经痊愈,自行停用降压药物,几天后血压突然升高,有的甚至并发中风或者心肌梗塞。
尽管西药在治疗高血压方面是以控制血压为主,在血压过高的时候,如果单纯用中药治疗,起效较缓慢,在这种情况下是对病人不利的。在血压较高的时候一定要在吃中药的同时加服西药,在治本的同时也不要忽略治标,这样就可以避免血压过高时出现心脑血管的意外,充分发挥中西医的优势,为病人达到最佳和最好的治疗效果,尽最大的可能降低和减少并发症,延长病人的寿命。
经过很多大型的临床实验验证,目前用西药控制高血压后可以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而且大多数病人可以通过小剂量联合运用西药,长期服用都可以达到控制症状和减少并发症的目的。所以对高血压病的西药治疗也不要盲目的恐惧,只要合理运用,对身体都是有益无害的。
中医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具有治本的作用,长期治疗有望从根本上治愈高血压。但中药的短期疗效并不突出,因为中医治疗高血压病是从根本上改善病人的体质,通过药物调整病人的阴阳失调,最终治疗高血压。但是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应始终坚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血压达标才是硬道理,只有血压达标病人才能最终获益。
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病人一定要自备血压计,每天坚持测血压,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不能仅仅是在医院测血压。很多病人不愿意自测血压,老是怕自己测不准,或者是因为不认识数字,或者担心不会用,喜欢在医院测血压,但是却不明白在医院测血压很多时候是不准确的,因为在医院病人心情常常是比较紧张的,测出来的血压往往比自测血压要偏高,这叫做“白大衣现象”。为了血压达标,为了始终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为了病人最大的获益,中西药物的合理配合运用是必须的。
很多配合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病人都取得了更好的疗效,包括血压控制更好,症状消失,身体状态好转,在一部分人长期配合中医治疗的过程中,逐渐减少了西药降压药物,甚至停用了降压药物,最终治愈了高血压。
四、 如何辨证运用中药治疗高血压病
在临床上长期坚持运用中药治疗高血压病有较好的疗效。在临床上要用多种方法治疗高血压,难以用一方一法通治,目前常用方法有:
1、平肝潜阳法
2、化痰降浊法
高血压发病过程中痰浊为患也是常见的病因,化痰降浊法适用于痰浊壅盛的病人。
3、散风泻火法
肝经郁热,治以疏肝气散郁热,调畅气机的升降散加减。
4、补中益气法
高血压并发气虚症状者亦颇为常见,不可用滋阴潜阳的方法,应以益气升清为主,往往可改善症状,血压亦随之降低。
5、温阳法
高血压病人阳虚者亦不少,我们要辨证论治,当病人辨证符合阳虚者,就不必拘泥于传统的观念,也不要受现代医学、药理学的影响,大胆以温阳立法遣方用药。
6、散寒发汗法
也有部分高血压可因外周血管痉挛、外周阻力增高而引起,此与寒凝血脉收引凝泣,出现脉弦紧拘滞的痉脉,机制是相通的。散寒发汗,解除寒邪之凝泣,可由痉脉转为舒缓,推想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治疗常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五积散、小青龙汤等。
7、疏肝解郁法
情志不遂,忧思恚怒,肝气郁滞不舒,失其疏泄条达之常,五脏气机不和,升降之机失度,气血因之逆乱,传化失司,清浊相干。且肝气不舒,久郁化火,火升风动,上干清灵之府,因致眩晕发作。中药处方加减逍遥散。
8、系统调理法
高血压的发病系统原因是:肾虚脾湿、肝气郁滞、脾胃不和、肝胆失调。症见眩而头痛,昏朦不清。 治以健脾疏肝、平胆和胃、清肺理气、宽胸降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