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学习西医,必须学习西医的临床药理学。学习中医,中医临床药理学也应是必学之课。掌握药物的药理是提高中医疗效的关键。所以,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序例》里说:“药理既昧,所以不效。”这也是我们最早所见的中医著作里出现“药理”一词。正如西医的临床药理学以生理学和病理学为基础一样,中医药理学也有生理和病理学的基础内容。
第一节 天人相应,万物同源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大自然虽然物种纷繁,千奇百怪,五光十色,但整个自然界却又是浑然一体的。自然界中所有生命现象尤其是人类的生息变化,都与天地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医基本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是祖国医学整体观的一个重要方面。《黄帝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类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自然界物质发展到最高级阶段的产物。如果将整个自然界视为一个“大宇宙”,那么人身体就是一个“小宇宙”,大宇宙的运转必然影响小宇宙的运行,小宇宙则应时刻进行调整,以适应大宇宙的运行。
现代研究业已表明,人身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存在着许多相同和类似的地方。人体本身存在着一个由诸生理、病理因子构成的复杂的对外开放的系统,从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如果说自然界乃至宇宙是一个巨系统,那么由植物药、动物药为主组成的复方,与人体有机体之间不可能真正割裂开来。英国人类学家沃森的《生命潮流》认为,每个人体内的液体是古代海洋的完美再现,我们血液中的钠、钾、镁和原始海洋中的含量是相似的。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引起相应的反应,“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素问・八正神明论》更形象密切地比喻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泄,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气始行,月郭满,则气血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
现代医学也认为,机体与环境之间最本质的关系,表现为机体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通过食物链构成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使人体和环境构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样,就形成了“天人相应”的自然法则。
天人相应学说在中医药理方面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万物同源理论
《类经附翼・医易义》说:“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自然界万事万物以至于人类,均由天地造化而成,所以万物是同源的。这就是所谓的“万物同源”理论。
由于人与万物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都是大自然阴阳二气孕育化生的产物,都遵循自然万物运行的共同规则,所以人与万物有共同的生理学和病理学基础,这样就形成了人与自然界许多物质之间存在惊人的相似性,自然界一种物质与另一种物质之间也有惊人的相似性,这些相似性使人类能与自然界其它事物能和谐共存,相互之间进行阴阳之气的交流,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而不是格格不入。
这就是“同气相求”法则。在生物学上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它们的相似之处越多,则相互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更为融洽。
以人与松树比较,两者都是大自然中有生命的个体,两者都秉天地阴阳之气而生,都遵循自然界生物体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人有肌肤、躯干、上肢、下肢之别,则松树有树皮、树干、枝叶、根系之分;人有血液循环系统,则松树亦有汁液循环系统(导管由根部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筛管由上向下输送有机物);人需要通过呼吸与自然界交流进行气体交换和能量转换,松树也要通过呼吸与自然界进行气体交换和能量转换;
人骨折后会形成骨痂,松树受创后可形成松节。……假如人体某一部位受伤(如骨折)后,会出现局部气血的瘀滞(如表现为疼痛及活动受限),继而人体会产生相应的物质以消除创伤所带来的后果(如形成骨痂使骨折得以愈合)。同样,如果松树受创后必然会出现松树体内局部的气血瘀滞,松树体内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物质以消除创伤所带来的后果,比如形成松节使受创处愈合。
所以,如果我们人为的使松树受伤,松树会形成松节,则松节内含有理气活血、化瘀愈创的物质,这些物质作用于人体,必然能够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这就是天地造化的神奇之处。
再以人与小白鼠相比较,两者的相似之处更是多得不胜枚举。人有头颈躯干四肢百骸,白鼠亦有;人有大脑,白鼠亦有大脑;人有五脏,白鼠亦有五脏。……甚至人的胚胎初期与小白鼠的胚胎初期在形态上竟难于分辨。正是小白鼠与人有如此多的相似性,所以小白鼠很不幸的成为人类药物实验的牺牲品。人们在实验时,几乎会想当然的认为,在小白鼠身上进行的各项实验在人体身上应会产生同样的结果。
不过,人是有胆囊的,而小白鼠却没有胆囊。――这正好说明了小白鼠是有“偏性”的,因为它先天没禀受天地阴阳交感的醇和之气――“全气”。
就自然界同一类群而言,比如在绿色开花植物中,不同种的植物的同一器官也有共同的特点:根是用来固定植株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叶是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果实和种子是用来繁殖个体的……所以它们都必定具有某些方面的共性,当作用于人体时,对人体也应产生某些具有共性的影响。
《温病条辨・解儿难・草木各得一太极论》就说:“古来著本草者,皆逐论其气味性情,未尝总论夫形体之大纲,生长化收藏之运用,兹特补之。盖芦主生,干与枝叶主长,花主化,子主收,根主藏,木也。草则收藏,皆在子,凡干皆升,芦胜于干;凡叶皆散,花胜于叶。凡枝皆走络,须胜于枝。凡根皆降,子胜于根。由芦之升而长而化而收,子则复降而升而化而收矣。此草木各得一太极之理也。”
由于“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所以一个杰出的医生,应全面认识天地自然乃至人事的规律,在治疗用药方面,应该则天法地,顺应天地自然规律,从而达到最佳疗效。
由于药物是天地造化的结果,所以天地之气的变动必然影响药物的作用和疗效。《素问・至真要大论》认识到药效成分要受季节气候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司岁备物”(简称“岁物”)的观点:
“岐伯曰:司岁备物,则无遗主矣。帝曰:先(司)岁物何也?岐伯曰:天地之专精也。帝曰:司气者何如?岐伯曰:司气者主岁同,然有余不足也。帝曰:非司岁物何谓也?岐伯曰:散也,故质同而异等也,气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此之谓也。”
本文的大意,是提醒用药者,应该根据药物的生长年份及气候来采收药物。药物生长期完整,气候正常,无太过不及,则内含之汁液肥浓,这就获得了天地专精之气。如果不能顾及药物生长的年份和气候,那么,这样的药物虽然从体形上看与其他药物无异,但其质量已经受影响了。气候和生长期对药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几个方面。
也就是会影响到药物气味的厚薄,作用的强弱,效果的多少。这样的思想,与孔志约《新修本草》序中提到的“春秋节变,感气殊功……乖于采摘,乃物是而时非”互相呼应,都强调药物的性能与生长、采收的季节气候紧密相关。
《本草纲目》对此进行了更深的论述:
“采药分六气岁物。岐伯曰:厥阴司天为风化,在泉为酸化,清毒不生。少阴司天为热化,在泉为苦化,寒毒不生。太阴司天为湿化,在泉为甘化,燥毒不生。少阳司天为火化,在泉为苦化,寒毒不生。阳明司天为燥化,在泉为辛化,湿毒不生。太阳司天为寒化,在泉为咸化,热毒不生。
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生,五脏所宜,乃可言盈虚病生之绪。本乎天者天之气,本乎地者地之气。谨候气宜,无失病机。司岁备物,则无遗主矣。岁物者,天地之专精也。非司岁物则气散,质同而异等也。气味有厚薄,性用有躁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上淫于下,所胜平之;外淫于内,所胜治之。
王冰曰:化于天者为天气,化于地者为地气。五毒皆五行之气所为,故所胜者不生,惟司天在泉之所生者其味正。故药工专司岁气,所收药物,则所主无遗略矣。五运有余,则专精之气,药物肥浓,使用当其正气味也。不足则药不专精而气散,物不纯,形质虽同,力用则异矣。故天气淫于下,地气淫于内者,皆以所胜平治之。如风胜湿,酸胜甘之类是也。”
由于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四时季节各有其气候特点,人气应之,所以用药也应注意顺应四时天地运行的自然规律和与人体的气血阴阳生长化收藏的运行规律。如王大纶说:“春季则以升阳散火,加以辛温;夏则清暑益气,济以清凉;秋当肃杀之时,清金去燥;冬则闭藏之候,药宜辛热。
”缪希雍也指出:“春、夏禁用麻黄桂枝,秋冬禁用石膏、知母、芩、连、芍药之谓,即春夏养阴,秋冬养阳之义耳。”这些,都对临床实践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同气相求理论
由于万物同源,虽然植物与人类在形态结构上相去甚远,但是人和植物都是秉受了天地之“气”而生,都是有生命的个体,所以万物具有与人类相似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以树木与人体比较而言,人有皮肤,树有树皮;人有躯干、四肢,树有树干、枝条;
人的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树木有负责营养物质、水和无机盐的两套输送系统……所以,当人体的某个脏器出现疾病的时候,可以利用某些植物的相对应的器官所蕴含的特异的“气”去补充人体内某些部分缺失的“气”,或纠正人体内某些部位得病的“气”,从而发挥治疗作用,这就是“同气相求”理论。
比如,当人体的皮肤受到病邪侵袭,出现皮肤瘙痒,或者流滋溃烂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白鲜皮、海桐皮来治疗,这就是“以皮达皮”;而当肢体气血阻滞,上肢肌肉关节疼痛不舒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桂枝、桑枝来治疗,这就是“以枝达肢”;当人体由于外伤或内伤导致瘀血阻滞的时候,我们可能用乳香、没药、血竭等治疗。
因为三者都是树木受伤后流出的汁液所结,与人体受伤后伤口处形成血痂的机理相似;当人体关节因气血不运而出现疼痛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松节治疗来治疗,这就是“以节治节”。实际上,所有这些药物治疗的理论基础就是“同气相求”理论。
相对来说,动物与人类在形态结构上的相似点则多得多,尤其是鸟类和哺乳动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更近。由于它们与人类秉受了天地之间相同的“气”,具有与人相似的器官,所以可以利用动物器官所蕴含的特异的“气”去补充人体内某些部分缺失的“气”,或纠正人体内某些部位得病的“气”,从而发挥治疗作用,从而出现了中医药中著名的“以脏补脏”理论。
此所谓“脏”,实际上应是身体各脏腑器官的总称。如小儿尿床,为膀胱气化不足,所以可用猪膀胱炖服;成人胃痛,可用猪肚煮服;贫血患者可多吃猪血等,都是“以脏补脏”理论的具体运用,它实际上也是“同气相求”理论的一部分。
同气相求理论还被用于对药性功用的辨识方面。如同样是雨水,立春雨水和冬至雨水作用大不相同。虞抟《医学正传》说,立春节雨水,其性始是春升发之气,故可以煮中气不足、清气不升之药。古方妇人无子,是日夫妇各饮一杯,还房有孕,亦取其资始发育万物之义也。李时珍认为此水宜煎发散及补中益气药。
而立冬后十日至小雪这段时期所下的雨水谓之液雨水,因此时百虫饮此皆伏蛰,所以有辅助杀百虫的作用,李时珍认为宜煎杀虫消积之药。
再如,天地万物,轻清者属阳而上浮,重浊者属阴而下沉。五脏中,肺位置在上,呼吸天地之气,为上焦;肾位置居下,排泄污浊之物,为下焦。所以,菊花、薄荷,为轻清之物,上浮而治肺;龟板、熟地,为重浊之物,下趋而治肾。诚如清代吴瑭《温病条辨・问心堂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所说:“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温病条辨》在银翘散方下又解释说:“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盖肺位最高,药过重则过病所,少用又有病重药轻之患,故从普济消毒饮时时轻扬法。”
3、体用一源理论
“体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所谓“体”是指本体,是事物内在的、最根本的本质;所谓用,是作用,是事物具有的功能,是事物的内在属性的表现。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有是体则有是用,事物内在的最根本的本质决定了事物的形态、结构、气味等表现形式,后者又决定了事物的功用。
关于“体”和“用”的关系,宋代大哲学家朱熹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认为:“体用一源无间”,“体用未尝相离”,即体和用二者关系密切,用由体而来,无所体即无所用。
体用一源理论的基础仍然是在天人相应与“同气相求”学说。由于人与万物(包括生物和非生物)都是天地之气而生,所以共同遵循阴阳五行的运动规律,共同遵循天地运行的自然法则,从而具有相似的“体用”规律。本草学家根据“体用一源无间”之论,常由药之体而探究药之用。如《本草疏证》提出:“凡药须究其体用,桂枝能利关节,温经通脉,此其体也。”
体用一源理论实际上是法象药理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古人象思维在药理学方面的具体运用。在“体用一源”理论的指导下,探究药物的功用,主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从药物之形体探究功用。如周岩在《本草思辨录》中论犀角之体用:其体“长而锐,空而通气”,故其用则“能极上极下,亦能极内极外”。
又论石膏之体为“丝丝丛列,无一缕横陈”,故其“主解横溢之热邪”。类似周氏之论者还有:以枝、藤通利肢体关节,以中空之梗宽胸利气,以尖利之皂利破痈等。都可窥见体用范畴对本草理论的渗透。二是从药物体质探究功用:此说以石寿棠为代表。其在《用药大要论》中提出:“病有燥湿,药有燥润,凡体质柔软,有汁有油者皆润,体质干脆,无汁无油者皆燥。”
由此可推论得其用为:“燥药得天气多,故能治湿;润药得地气多,故能治燥。”三是从药物之体重探究功用:如“以轻去实”,用麻黄发表实;“以重镇怯”,用磁石镇心怯等。
在天人相应与“同气相求”学说的指导下,“体用一源”理论还根据药物之体,探究药物的选择性。如李时珍认为:“人身法象天地,则治上当用头,治中当用身,治下当用尾,通治则全用,乃一定之理也。”张元素亦言:“乃类象形者也。”由此,可根据药体与人体的相应性,探究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如《本草思辨录》中论竹茹之体:“竹青而中空,与胆为清净之府,无出无入相似。”所以,“竹茹为少阳腑热之药”。再考察临床用药,花和叶生于植株上端,质地轻扬而能升散,多用以治疗上焦疾病,如金银花、菊花、桑叶等;子实质重,或生于下,常用以治疗下焦疾病,如沙苑子、韭子、蛇床子、桑堪等;皮生于表,多用来治皮肤水肿、瘙痒等,如蝉蜕,如五皮饮中之大腹皮、桑白皮、生姜皮等。
尽管阴阳五行学说属于古代哲学的范畴,但我们不能因为其历史的久远就简单的认为它不能与现代科学的唯物辩证法等量齐观。如果深入研究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深入研究中医,就会发现,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乃是迄今最为完善、最为先进的辩证唯物主义,它的内涵远远超过现代的辩证唯物论。
。在许多方面较之现代的辩证唯物论要先进得多:一方面,现代的辩证唯物论所有观点在阴阳五行学说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另一方面,现代的辩证唯物论却因为现代自然科学的不成熟,未能涉足阴阳五行学说总结的许多规律性的认识,如阴阳交感的理论、五行生克制化理论等等。
我国古代医药学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应用于医药学领域,借以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药物的基本性质和作用规律,并用以指导诊断、治疗、用药,成为中医药学术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1.阴阳学说
“阴”字和“阳”字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阴阳作为哲学中一对相互依存的矛盾对立面的概念,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统一关系的概括。阴阳概念在《易传》中已十分成熟:“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上》),并将阴阳概念加以引申,说明一切事物的形成和变化都是由阴阳、刚柔、动静这些对立面的消长、交感、相荡所引起的。
中医学认为,人是天地所生。天地之间,只有阴阳二气,化生五运六气。人身秉此阴阳。乃生五脏六腑。所以“生之本,本于阴阳”。凡人未生之前,男女媾精,而成胎孕,实质上是本于天地水火之气交媾而成孕。人一旦出生之后,鼻息呼吸,得天之阳以养气,饮食五味,得天之阴以养血。所以,不管是未生之前,还是既生之后,无不与天地相通。
在中医学中,阴阳理论不仅用于疾病的治疗,用以确立治疗原则,而且也用来概括药物的性味功能,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治疗疾病,不但要有正确的诊断和确切的治疗方法,同时还必须根据治疗方法,熟练地掌握药物的性能,选用适宜的药物,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
药物的性能,一般地说,主要靠它的药、味和升降浮沉等来决定,而药物的性、味、升降浮沉,又都可用阴阳来归纳说明。
药性:主要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气”。其中,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即具温热之性的药物属阳,具寒凉之性的药物属阴。
药味:就是药物口尝所体会出的味道,主要有辛、甘、酸、苦、咸五种味,有些药物还有淡味或涩味,所以实际上不止五种,但习惯上仍称为五味。《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就是将五味根据其作用的性质进行区分,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例如,对于某一药物的药性和药味而言,“寒热温凉,四气生于天;酸苦辛咸甘淡,六味成于地。是以有形为味,无形为气。气为阳,味为阴。”
即:药味属阴,药性属阳。而在药味中,“味厚者为阴,味薄者为阴中之阳,故味厚则下泄,味薄则通气。”在药性中,则“气厚者为阳,气薄为阳中之阴,故气厚则发热,气薄则发汗是也。”(《本草纲目》引刘完素言)
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的趋向。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为浮散,沉为重镇。一般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多上行向外,其性升浮,升浮者属阳;而具有泻下、清热、利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及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多下行向内,其性皆沉降,沉降者属阴。药物的升降浮沉与其药性密切相关,故李时珍说:“寒无浮,热无沉。”
阴阳属性
四气
五味
五用
脏腑
五脏阴阳
气味
阴
阴中之阴
寒
苦
沉
脏
肾脾*
味厚
阴中之阳
凉
酸咸
降
肝
味薄
阳
阳中之阴
温
淡
升
腑
肺
气薄
阳中之阳
热
辛甘
浮
心
气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