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赵正孝(柳州市中医院)
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由于没有医学和药学理论,人们凭着本能或经验使用身边可以获得的物质用于防治疾病,故只称之为药物。后来,随着医学理论的诞生,用之来指导药物的使用,就形成了药学理论,所以每种药学理论,实际上都是其相应医学理论中的组成部分。中药的认识和使用就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
中药学药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是随着整个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而产生的。战国秦汉时期确立的中药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等,奠定了中药理论的雏形。金元时期形成的归经和升降浮沉理论充实和发展了中药理论的内容,而随之产生的“法象药理”则反映了哲学思辩在中药理论阐释上的深刻影响。明清两代对中药功效认识的进步和功效系统的逐步建立,确立了以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功效、配伍关系、配伍禁忌等内容为核心的中药理论的基本架构。
中医药理学的发展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早在《黄帝内经》时期,中医药理的理论就已基本形成,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当时有用来阐释药理的著作问世。据载,上古曾有《桐君采药录》一书,其中是否有与中医药理相关内容现已不得而知。南宋学者郑樵在《通志・昆虫草木略》中说:“大抵儒生家多不识田野之物,农圃人又不识诗书之旨,二者无由参合,遂使鸟兽草木之学不传。惟本草一家,人命所系,凡学之者,务在识真,不比他书只求说也。”古代从医者多为儒生,医学所儒家思想影响最为深厚,故后世有“儒书一担,医书一头”的说法。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业医者不可能自己种药(即使有种药者,也仅是少量适合当地培育的品种),业医者既无法详细了解药物的生长、培育、采收等情况,更无法详细了解药物的形态、气味、特性等知识,所以在远古中医中药完全融为一体的时代,中医药理理论反而更容易形成,而在后世由于各行各业的分工更为精细之后,中医药理的发展反而举步维艰。中医药量理论雏形形成后,也一直无法真切的指导临床医药实践。
第一节 先秦至汉代:奠定药性理论基础中医基本理论何时开始形成,至今还是一个谜。从现存的医药著作来说,中医最早的药性理论学说可追溯到中医两部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
《汉书・艺文志》虽载有医经七家,但现仅存《黄帝内经》一部著作。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具有完整而严谨体系的中医基础理论巨著,它是对先秦医药实践理论上的一次归纳、总结、升华,迄今仍有效的指导着中医药临床实践。《黄帝内经》不仅全面系统的总结了中医学基本理论,也为药性理论的探讨与药物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中直接论述到的药性理论基础有阴阳、寒热、五味、五臭、五色、毒性、补泻等方面的内容,而后世发展的关于升降浮沉、归经、润燥缓急、轻重等药性理论都可以从《黄帝内经》的一些治则等论述中找到它们的渊源。尽管《黄帝内经》对药物应用的原则问题进行了诸多阐述,但对具体的药物未作论述。
对药物的药理首先作初步阐述的著作是东汉末期(约在公元2世纪)的《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中论述到的药性理论方面的内容主要有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阴阳归属等理论;在药物采收制作方面有采治时月、阴干暴干、生熟、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宜丸宜散……等理论。在药物分类方面,除了按药性良毒分成上、中、下三品外,还提到了寒药、热药、吐下药、疮药、风湿药等按药性功能分类的记载。这些论述对当时和后世对中药药性的认识、运用和加深理解,无疑都起到了一定作用。
以上这些论述,虽然比较简一单、粗略,但毕竟是药性理论的最早起源内容。它把医疗实践中药物的功能效用结合当时的医学理论进行厂理论上的探讨和说明,使人们逐渐从单味药物的经验用药发展到经理论分析后的组合用药,即后世所谓医方的临床运用,从经验逐步上升为理论,为中国人民临床防病治病发挥了巨大作用。
1、《黄帝内经》药食的气味阴阳与五行五味理论《黄帝内经》系统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经验,确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以古代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论思想――阴阳五行学说阐发人体生理、病理、治则等。该书并不是药理理论专著,但书中所讨论的阴阳、气血、经络、脏腑、藏象、补泻、升降等理论,以及包含着天人相应、亢害承治等思维特点的基础理论,无一不是药理理论的基础,其中涉及五味、寒热、归经、五脏苦欲补泻等理论的内容,是药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黄帝内经》对药物性质进行了初步归纳,将五味与五脏、五色、五臭等相配属,并用阴阳学说归纳了五味及其它性质。如“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阳为气,阴为味”等等。还把药性与运气岁时、五方、五宜、五过相联,显示了更为复杂的层次。药物配伍有君臣佐使之分,五味组合有治六淫为病之别。如“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这些与药理理论相关的论说,为中医药理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石,为临床用药都起到了重大的指导作用。在临床药理学内容方面,主要体现在:
(1)气味阴阳理论和气味形精转化学说
阴阳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有形为味,无形为气,“阳化气,阴成形。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根据中医学的观点,我们平时的药食,可分为有形的部分与无形的部分。其中,有形质的部分表现以“味”的形式现出来,所以“阴为味”;而无形的部分以“气”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阳为气”。因为“味”出自于有形的部分,所以“味”进入体内后,同质相求,故与形体结合而能养形体。而因为“气”实际上源自于有形质的部分,所以有形质的药食又可养气。“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这些气味形精转化理论的基本思想对中药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中药气味药理理论奠定了基础。
《素问・至真要大论》还阐述了五味和药质是药物和食物产生功效的主要物质基础:(药物)“五味阴阳之用如何?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
《内经》还将药食的气味进行阴阳归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该篇提出:因为味有形而为阴,气无形而为阳,所以“味厚者为阴,薄者为阴中之阳;气厚者为阳,薄者为阳中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后世刘完素对此有进一步的深化,他举证说:“附子气厚,为阳中之阳;大黄味厚,为阴中之阴,茯苓气薄,为阳中之阴,所以利小便;麻黄味薄,为阴中之阳,所以发汗。”这些论述反映了根据药物和食物的气味厚薄和性味差异进行分类的思想。
(2)药食五行五味说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运动观。五行学说认为,大自然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类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类要素的盛衰,大自然不断运动,不断发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现存文献中,最早论及五行理论的书籍是《尚书》。《尚书・洪范》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传:皆其生数)。水曰润下,火曰炎上(传:言其自然之常性)。木曰曲直,金曰从革(传:木可以揉曲直,金可以改更)。土爰稼穑(传:种曰稼,敛曰穑,土可以种,可以敛)。润下作咸(传:水卤所生),炎上作苦(传:焦气之味),曲直作酸(传:木实之性),从革作辛(传:金之气),稼穑作甘(传:甘味生于百谷)。”这样,五行学说就将构成世界的物质,根据其不同特性分为五类: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属木,具有温热、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属火,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属土,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属金,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特性或性质的事物属水。
《黄帝内经》将五行学说这一哲学观念引入中医药学领域,在宇宙唯物观的基础上,借助五行的归类,揭示药物的功用和配合关系并用以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并将世界上万事万物与五行联系起来。如《素问・金匮真言论篇》将五方、五色、五脏、五窍、五味、五类(五行)、五畜、五谷、五星曜、五音、五数、五体、五臭等联系起来,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性的观点: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这样,就以五行学说为中心,将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五味、五色等分属于五行,并与五脏等联系起来,对中医药食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此外《灵枢・五味》等篇中也有大量类似的联系,兹将各篇中五行与自然界、人体、食物等的配属关系部分总结如下:
五方
五季
五气
五化
五体
五脏
六腑
开窍
情志
五声
变动
五音
五色
五味
五臭
五
谷
五果
五畜
五菜
五数
星曜
木
东
春
风
生
筋
肝
胆
目
怒
呼
握
角
青
酸
臊
麻
麦
李
犬鸡
韭
八
岁星
火
南
夏
暑
长
脉
心
小肠
舌耳
喜
笑
忧
徵
赤
苦
焦
麦
黍
杏
羊
薤
七
荧惑
土
中
长夏
湿
化
肉
脾
胃
口
思
歌
哕
宫
黄
甘
香
粳米
枣
牛
葵
五
镇星
金
西
秋
燥
收
皮毛
肺
大肠
鼻
悲
哭
咳
商
白
辛
腥
黄黍
稻
桃
鸡马
葱
九
水
北
冬
寒
藏
骨
肾
膀胱
耳
二阴
恐
呻
栗
羽
黑
咸
腐
大豆
栗
猪
藿
六
辰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