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的作用与功能
稳定性
脊柱提供头和上身的稳定性并维持体态。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椎体。椎体外形看起来像盒子似的。这种解剖形态可以更好的承受自上向下传导的应力并避免骨折发生,例如:跳跃,攀爬楼梯,走路。 北京301医院骨科陆宁
机械保护
椎体及椎弓将脊髓包入其间并提供保护。在解剖学上,上下椎体相互堆叠起来形成了脊柱。脊髓和神经通路位于椎管内。
减震和活动性
椎间盘位于椎体之间。这些盘状的软垫就像“减震器”一样吸收震荡。间盘和椎体连接起来利于旋转,拉伸和颈部弯曲的运动。
脊柱退行性变
脊柱的退行性变包括所有随年龄自然老化相关的椎体,椎间盘,韧带和椎间关节的病理性改变。这些改变会大大地限制脊柱的运动性和稳定性。
一些非自然的重力分布会危害脊柱的稳定性,例如遗传畸形或继发于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以前做过椎间盘或脊柱手术也会损害脊柱的稳定性。
任何形式的不稳定都可能加剧疼痛源的产生。
椎间盘突出
上述的退行性改变或强烈的急动性运动都会导致椎间盘撕裂。髓核(或内部软性物质)经撕裂处从椎间盘逸出导致间盘膨出。换句话说,椎间盘向外凸出。当髓核完全破出时,则称为椎间盘脱垂或突出。
当软性髓核不仅从椎间盘突出并且完全与椎间盘分离时,称为椎间盘游离。其结果是,椎间盘与脱出组织之间不再有任何连接。
椎间盘膨出或软性髓核的突出会压迫神经。根据椎间盘膨出的位置会产生颈后侧,上肢和肩部的疼痛或麻木症状。在某些严重的病理,椎间盘突出会导致瘫痪.
人工颈椎间盘的治疗理念
人工颈椎间盘治疗目的在于重建脊柱正常的运到功能从而显著减轻疼痛。
假体重建并维持椎间盘高度以实现治疗目的。增加椎间高度并取出突出物,扩大压缩的神经通路和椎间关节重建并恢复其生理位置。
在人工椎间盘被发明之前,唯一的手术选择是融合。融合通过内置物,骨屑和/或椎间融合器使相邻椎体永久的愈合在一起。人工椎间盘假体目的在于维持受累节段椎间盘的运动性并降低其相邻椎间盘的额外应力。从而避免了相邻节段椎间盘产生快速的退变,减少因相邻节段病变而导致的继发性损害。
术后情况
手术后需要在医院住院。因为假体在植入后,可以获得在压力和运动中的及时稳定性,所以你可以在术后第一天就开始行走。一般在术后4-5天就可出院。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治疗技术,代表着椎间盘疾病外科治疗的方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是亚洲最早开展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单位。目前已开展手术数百例,最长的随访时间达到5年,取得优异的临床疗效。同时解放军总医院骨科还开展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同样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