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55岁,2009年1月出现上腹部不适,自觉上腹部饱胀感,无嗳气、反酸,无恶心、呕吐。未予重视,后症状逐渐加重。
2009年6月22日至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示肝右叶低回声肿块,腹水,腹腔淋巴结肿大。上腹部CT示肝脏右叶占位,考虑为癌可能性大,胃镜示胃占位,十二指肠球部占位。病理活检:胃体腺癌I-II级,十二指肠球部腺癌II-III级,。
肿瘤标志升高:AFP 186.8ug/L,CEA 37.3ug/L, CA199 153.7KU/L
胸腹部CT(2009-06-29):
1、胃壁增厚,结合病史考虑胃癌;
2、肝右叶见大小6.4*6.3CM低密度影,考虑肝右叶转移病灶,腹腔淋巴结转移可能。
治疗经过:
化疗
2009-07-03:全身化疗(顺铂80mg/m2+希罗达1000mg/m2),bid d1-14 每3周重复。化疗2周期后,肿瘤标志下降至正常水平:AFP 7.1ug/L,CEA 4.29μg/L,CA-199 26.9KU/L全腹CT(2009-08-21):肝右叶低密度影较前明显缩小(2.5X2.9cm)。继续原方案治疗4周期,肿瘤标志物: AFP、CEA、CA199 均在正常范围胸部+全腹部CT(2009-11-23):
1、胃癌肝转移化疗后,肺内未见明显转移灶;
2、肝右后叶见大小17.7×22.5mm低密度影 (继续缩小)。
手术
与外科及影像科医生讨论后,决定手术治疗
2009-12-07行胃大部切除术+肝肿块切除。术后病理检查:(胃)慢性溃疡伴肉芽组织增生及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胃周淋巴结9枚见大片坏死伴组织细胞反应。(肝)肝脏组织中见浸润型或转移性腺癌,肝实质内见坏死伴组织细胞反应。
后续治疗及随访
口服化疗药3个月,中药辅助抗肿瘤治疗随访复查(次/3个月):3次肿瘤标志物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全腹CT:3次均显示胃癌术后改变;肝右叶转移灶手术后改变,未见异常转移性病灶。至2011年3月,复查示: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全腹CT:腹膜后出现一枚肿大淋巴结。采用局部定向放射治疗+化疗+中药辅助治疗。至目前患者病情缓慢进展,但总体尚稳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