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很多人都想知道我国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是多少,症状如何?患了帕金森病会对老年人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帕金森病是一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高。据调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每一万人就会有5个帕金森病人,到了60岁以上,该病的发病率可达到千分之一,据此估计,海南省每年发病的帕金森氏病患者大约有300多人。
医学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是由于脑内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分泌减少或消耗过多而导致一系列运动功能障碍的疾病。其典型表现为肌肉僵直、运动缓慢和震颤(抖动)。患者轻则手足颤抖、生活自理困难,重则全身僵硬,不能翻身起床,发展到后期,还会并发内脏功能障碍、语言和精神障碍,既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也给家人带来沉重的负担。帕金森氏病若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到晚期常因各器官的并发症而死亡,最常见的是肺炎。
目前,公众对帕金森病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手足颤动和动作发僵都是人老了以后的正常现象,所以帕金森氏病患者能及时得到诊治的并不多。
2、治疗帕金森病有哪些方法,各种方法又有哪些特点?
现在,临床上控制帕金森病症状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在帕金森病的发病早期,首选是药物治疗。由于这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药物治疗效能下降,为了控制症状,患者服药的剂量需要不断增加,到后期往往产生“开关效应”(随着血药浓度变化在多动和不动之间突然转换);此外,长期服药会产生毒副作用,造成对患者的内脏损害,到最后即使服用中毒剂量的药物也无法控制症状。
当病人在药物治疗难以奏效或者药物副反应严重时,应该考虑外科手术治疗。现在,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是应用立体定向技术,根据病人症状不同选择脑内不同的核团进行毁损或深部电刺激,还可以通过细胞电极记录对脑内核团进行精确定位。应该说这两种方法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都很好。但深部电刺激需要在脑内埋藏电极,费用昂贵(约10万多元),所以立体定向射频毁损的方法仍是目前国内治疗帕金森氏病的“经典疗法”。
立体定向核团损毁方法是在立体定向仪指引下,采用射频电极损毁脑内一些特殊的神经核团,以减少多巴胺递质的耗损,以改善病人的运动障碍(震颤、强直等),用这种方法治疗帕金森病具有高效、微创(局麻下完成)、费用低(手术费用仅需几千元)、住院时间短(一周内即可出院)、恢复快(手术结束后便可下床活动)等优点,不失为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治疗方案。
3、您能结合具体病例,说说市医院神经外科对这种病的手术治疗情况吗?
今年有个病例是三亚市79岁高龄的李先生,他从2005年开始发现自己的右侧手脚出现了颤抖,起初他以为是年纪大了的缘故,并没有在意,随着抖动越来越明显,他要完成一个日常生活的动作都觉得困难,同时肌肉也出现了僵直,运动迟缓,做一个动作要犹豫、等待一下才能完成,这使他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这时他才到当地医院进行检查,医生给他的诊断是帕金森病!经过三年的药物治疗,李先生发现药物逐渐失去了作用,更为严重的是,他左侧的手脚也开始抖动,日常生活都需要家人的服侍。李先生的病情实际上就是一个典型的帕金森病发展过程。
带着强烈的治疗愿望,李先生从三亚来到了医院神经外科求助,结合他的具体情况,神经外科的医生决定采用立体定向核团损毁的手术方法对他进行治疗。在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史克珊教授的指导下,我和林鹏、陈伟明等医师给李先生制定了完整的手术治疗方案,通过核磁共振定位,在局部麻醉的状态下,我们用一根电极针插入到许先生脑内的一个特殊部位,通电毁坏了一个绿豆大小的病灶,李先生右侧手脚马上就停止了抖动,而且活动也灵活了,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李先生还一直与医生轻松地进行对话。手术取得的立竿见影的效果让李先生和他的家人对神经外科的精湛技术赞不绝口。
相信随着人们对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的深入了解,越来越多的帕金森病患者会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有效地改善运动功能,更好地享受老年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