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非肾移植患者一样,在肾移植受者出现蛋白尿与肾脏的存活率密切相关。蛋白尿每增加1g/d,移植肾失功及肌酐倍增的风险明显增加(相对危险度 2.24,95% CI 1.71-2.93;P <0.0001)。337例患者的研究中发现蛋白尿大于0.5g/d患者移植肾5年存活率仅仅69%,而蛋白尿阴性的患者为93%。同样,发现蛋白尿大于1g/d的患者移植肾5年存活率为69.4%,而蛋白尿阴性的患者为86.5%。24h尿蛋白每增加1g移植肾失功的风险增加27%。此外,存在肾小球疾病也与移植肾失功相关(危险系数1.58;95%,1.02-2.47)。首次提出蛋白尿是独立于肾小球病变及肾小球滤过率,与移植肾存活率相关的一个危险因素。在非移植肾患者,已经有研究表明蛋白尿可以刺激肾小管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引起间质炎症及纤维化病变。在肾移植患者中,蛋白尿是否通过该机制影响移植肾存活率尚不清楚。
蛋白尿也与肾移植患者的生存率相关。微量白蛋白尿明显增加肾移植患者死亡风险(95%CI, 2.08-11.13, P =0.0003)。多项研究发现,蛋白尿阳性较蛋白尿阴性患者死亡风险系数增加2倍。当蛋白尿大于2g/d时与患者生存率相关。研究发现不论是持续还是间断的蛋白尿均导致患者的死亡率升高。去除年龄、种族、血糖、血压的影响后,蛋白尿每增加1g/d,死亡风险升高16%(P = 0.0001)。蛋白尿既增加心血管因素死亡风险(相对危险度 2.27,P<0.0001),也增加非心血管因素死亡风险(相对危险度 1.81,P = 0.025)。国外研究指出,蛋白尿不仅与患者的生存率相关,也可预测心血管事件,包括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随着蛋白尿量的增加,新发心血管事件的相对危险度明显增加。
总而言之,蛋白尿在肾移植术后患者中较常见。肾移植术后早期的蛋白尿需要鉴别来源于自体肾还是移植肾肾小球病。经肾活检病理证实肾移植术后患者的蛋白尿原因明显不同于非肾移植术后患者,半数以上的患者经肾活检证实存在移植肾肾小球病或急(慢)性排斥。近期的许多研究证实肾移植术后蛋白尿与患者及移植肾的生存率相关,且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用ACEI、ARB治疗和雷公藤或限制蛋白质的摄入能有效地减少肾移植术后患者的蛋白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