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抑郁看医生,有病不瞒医。下面讨论的病人有抑郁症,该不该对别人说,显然指的不是医生,而是医护以外的群体。尽管社会上表面宣传对抑郁持理解态度,但在人们的意识深层,对抑郁症还是有歧视的(例如,在行政职务升迁问题上)。所以,病人患了抑郁症,应是他的隐私,一般不会对人说(下称保密),除非不得已,当抑郁不得不寻求帮助或照顾时,可能需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有限的透露。
1、公开秘密:有的病人社会地位较高,也颇有成就,但抑郁很重,撑不下去也硬撑,直至自杀。这种保密的代价就太大了。命都没了,面子还有什么意义?抑郁发作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如重到撑不下去时,应找理由休息,能找到其他理由更好,实在找不到理由,只有送抑郁症或情感障碍的假条了;与撑不住而自杀相比,别说是请假休息,就是辞职又算什么事呢?抑郁症一旦公开,也就只痛一次,后面就能充分享受抑郁症应有的照顾了。
2、透露病情:当病人的抑郁重到必须求助时,他判定对方能为他保守秘密,且能经常性得到对方的帮助时,可向对方透露他的抑郁病情;而判定对方不能为他守密,或对方知情后不会帮助他时,当然不会告诉对方这个秘密。
3、透露状态:当病人的抑郁重到必须求助时,判定对方这会能帮助他,但未必能为他守密,可说我这会儿很抑郁,但不要说我有抑郁症,这样既得到了帮助,又不至授人以柄。刘备被曹操打败时,还曾哭丧着说要散伙呢,这不是抑郁情绪吗?谁说刘备有抑郁症?
4、守密代价:有些病人为保持自己在人群中的形象,对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甚至住院费都不去单位报销。我认为,只要他们能负担得起,是可以理解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