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诊治现状
食管癌是世界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据估计,全球每年大约有30余万人死于食管癌,位居肿瘤死因第6位。我国的食管癌患者占全球的50%以上,位居国内肿瘤死因第4位,是一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疾病。中国每年死于食管癌的人数为21.1万例,超过全世界食管癌总死亡人数的一半。虽然,近年来食管癌治疗的各个方面均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总体来说,生存率仍未得到显着提高。与会专家认为,目前食管癌的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进入一个瓶颈时期,如何突破,是今后改善食管癌患者生存的关键。
食管癌预防和早期诊断
食管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断目前仍然处于研究阶段,还没有可应用到临床的研究结果。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张晓东教授谈到,在日本,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为食管癌的常规筛查手段,但早期食管癌仅占20%,局部进展期、晚期食管癌仍然占到了80%。我们国家的食管癌早期诊断率更低,进展期食管癌的发生率更高,因此,我们面临的是如何治疗80%以上的局部进展期和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的问题。
食管癌的治疗
手术食管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目前,对临床上确诊的早期食管癌以根治性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改进和优化的手术方法仅仅是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相关死亡率,使能够接受手术的患者获得生存益处,但大多数食管癌患者在临床上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单纯手术治疗的疗效较差。因此,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推荐,作为单一的治疗方式,外科手术仅仅可用于T1 期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放疗在过去的10年中,改变放疗方式治疗食管癌的探索均为阴性的结果,仅提高了患者耐受性,在改善生存上没有优势。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研究发现,与单纯手术相比,术前和术后放疗后总体人群的5年生存率没有显着差异,但亚组分析显示,术后放疗对Ⅲ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改善有意义。因此,手术联合放疗是淋巴结阳性食管鳞癌患者的治疗选择,但总体生存仍不尽如人意,远远不能满足食管鳞癌的治疗期盼,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改进手术和放疗方法的空间越来越小。
化疗目前对于Ⅱ期以上有高危复发因素的食管癌患者,多推荐术后行辅助化疗,而对于晚期复发转移性的食管癌,则建议予姑息性化疗。食管癌单药治疗有效的细胞毒药物包括有BLM、PYM、MMC、DDP、NDP、LBP、MGAG、5-FU、MTX、PTX、TXT、NVB、VDS 和CPT-11 等,单药有效率多为20%~30%。虽然食管鳞癌对多数药物的敏感性优于腺癌,但缓解期较短。因此,食管癌化疗多采用联合化疗方案。虽然目前尚无公认的标准化疗方案,但含铂的DDP+5-FU或DDP+紫杉醇方案被认可作为一线治疗食管癌的基本方案。
虽然细胞毒性新药的研制进展很快,在食管鳞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也大大提高,但单独应用细胞毒性药物治疗食管鳞癌是不提倡的,即使是对于晚期全身多处转移的患者,适时的联合局部放疗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是有意义的。另一方面,无论是临床治疗还是研究,化疗导致疾病进展后再考虑选择其他局部治疗手段的理念越来越受到质疑,也是伦理上不允许的。将化疗与其他治疗方式相联合,如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的研究也在世界各国进行中,但遗憾的是由于没有区分不同病理类型、部位等,研究结果差异还是较大,使得至今也没有得到结论。并且,由于这些研究多在国外开展,因此食管鳞癌在研究中的样本量很小,结果没有临床指导意义。
小结
综上所述,如今,各种单一的治疗方法在食管鳞癌的疗效和生存的改善上都很局限,如何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方向。从现阶段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来看,最确切和可行的方法是综合治疗、多学科治疗,将不多的治疗方法合理地安排和应用是迫切需要执行的。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亚洲其他国家和西方国家,综合治疗的理念越来越得到认可和推广,食管鳞癌的治疗更加依赖这一治疗模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