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可以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基础是每日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一旦出现营养物质摄入的短缺势必会表现出程度不同的病理生理状态。凋亡和增殖是人类细胞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我们此前的研究已经表明不同的营养状态会影响口腔黏膜细胞的凋亡和增殖。本文试图探讨短期的营养摄入障碍是否会对口腔黏膜细胞的凋亡和增殖率造成影响。
目前国际上营养状态划分标准是依据体重身高的比值、皮下脂肪厚度和一些生化指标(如血清白蛋白、视黄醇蛋白、转铁蛋白和前白蛋白等)设定的。但是从临床应用来看部分指标稳定可靠,但是不能及时反映患者的营养状态变化;部分指标极为敏感,但极易受所患疾病和临床用药的影响。因此寻找可以稳定、敏感、可靠反映机体营养状态的指标成了当务之急。
在正常状态下,人体内的口腔黏膜细胞处于一种不断增殖和不断凋亡的状态,几乎每4小时就可以更新一代,是人体内合成代谢最活跃的细胞之一【1】。充足的营养摄入是保证频繁更新口腔黏膜细胞的DNA、RNA和蛋白质合成的物质基础【2】。此前我们的研究表明不同营养状态患者其口腔黏膜细胞的凋亡率和增殖率也有明显的不同,说明该指标与患者的营养状况密切相关【3-5】。因此我们设想口腔黏膜细胞的凋亡和增殖率是否亦能反映患者的短期或急性的营养障碍状态。在我们的研究中,部分接受化疗的患者出现了显着的恶心呕吐症状,造成了食物摄入量明显减少,极重症患者因为频繁的恶心呕吐而拒绝进食,形成了短期内的营养摄入障碍。胃肠道反应愈重、进食量愈少的患者口腔黏膜细胞的凋亡率和增殖率下降得愈为明显。而部分反映营养状态的血生化指标虽然出现了轻微的改变,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同时期内,患者的红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没有出现显着性改变,提示化疗尚未导致骨髓抑制,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和增殖率的下降与骨髓抑制无关。综合以上结果,我们的研究显示口腔黏膜细胞的凋亡和增殖率可以反映患者的急性营养摄入障碍,其与机体的营养状况是密切相关的。我们还认为相比传统的指标,以细胞生长状态的角度衡量机体的营养状态既满足了从整体把握机体状态的要求,同时也能稳定、敏感、可靠地反映机体的营养状况。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也观察到口腔黏膜细胞的状态与细胞的留取方式、患者口腔局部炎症以及饮酒吸烟相关。故而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尽量排除了上述因素的干扰。
总之,口腔黏膜细胞的凋亡率和增殖率可以用于短期营养摄入障碍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估。一旦揭示了其中内在的分子机制,将加深我们对营养与机体关系的认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