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周的下半周开始,气温明显开始升高,春天的脚步似乎越发近了。但医学专家说,春天万物复苏,病菌也开始大量繁殖,不少疾病也爱在这时候找上门。
赏梅踏青归来双双过敏
病例:55岁的魏阿姨今年1月刚退休。退休前她的工作非常忙,就是与家人在一起吃个饭也是难得,所以退休后她就打算好好补偿一下家人。上周,她积极筹划了全家休闲计划:去东郊梅花山踏青赏梅。周六一大早,她就与老伴、儿子儿媳一起去了梅花山,呼吸新鲜空气,看看美景,可谓其乐融融。不曾想当天晚上,魏阿姨的脸上就起了许多红色的小疹子,只觉得很痒,可用手一抓,红痒面积就增大,面部也便得凹凸不平。魏阿姨的老伴也不幸中招,只感觉鼻内一阵阵发痒,然后拼命地打喷嚏,而且连打二三十个都不停,还流大量清水鼻涕,鼻子不通。老两口第二天早上8:00就到南京市第一医院就诊,经检查他俩都是花粉致病,分别是过敏性皮炎和过敏性鼻炎。
专家分析:这几天,气温回升,天气渐暖,日最高气温已达十几摄氏度,双休日许多市民或全家出动、或朋友结伴到郊外踏青赏梅,让自己充分沐浴在阳光之下。但春季花粉到处飞,这就造成过敏性疾病的高发。
记者昨晚从急诊获悉,这个双休日来该院皮肤科、耳鼻喉科、呼吸科就诊的过敏患者明显增多,接诊人数比平时多出二十人左右。据南京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高志伟主任医师介绍,春天是花粉过敏症高发季节,春季花粉过敏,多在3月下旬至5月份发作,随着气温的回升,人们外出休闲娱乐的机会增多,因花粉过敏而产生不适的患者如过敏性鼻炎、皮炎、哮喘等也会呈增多趋势。高主任提醒大家:有过敏性体质的人,开花的日子最好少出门,出门时最好做好防护措施。在治疗上,主要还是以控制、缓解过敏症状、降低机体对抗原的敏感性,可局部用药,也可口服用药。
尝完海鲜痛风病发
病例:前两周,刘先生去大连出了一趟差,回来之后就发现大脚趾内侧肿了,特别是晚上,肿得更加厉害。刘先生起先没有注意,以为只是出差走路走多了,回来后换了一双舒适的鞋子,脚肿症状果然明显减轻。可上周四刘先生和朋友去尝刚上市的龙虾,晚上发现脚又肿了,关节部分又红又痛,遂来医院就诊,医生确诊刘先生患有痛风,刘先生这次发病与吃龙虾等河鲜有很大关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特别是饮食结构的改善,痛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病率较低的疾病,近几年的发病率却明显升高。
痛风的高发主要和人们生活和饮食改善有关。中医认为,痛风属于“湿热痹症”。其寒、湿邪气为病因,西医临床上称痛风为高尿血酸症,中医治疗痛风通常是以清热利湿为主,配合饮食治疗,通过控制炎症,排出尿酸,缓解症状。
春天来临,龙虾也开始上市了,清明前后还有田螺、河蚌等“江鲜、海鲜”上市,这些都是老南京们喜欢吃的东西。痛风患者应该尽量回避这些饮食,此外豆腐等豆制品,包括毛豆、黄豆、荷兰豆这些豆子,甚至花菜都要小心食用,因为这些菜里面含有植物蛋白,它的摄入也要限量。至于鲜美的肉类浓汤更不适宜多喝,因为高嘌呤是引发痛风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