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机体的防御反射, 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
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临床上,咳嗽是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咳嗽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广,特别是胸部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患者。此类患者最易被临床医生所疏忽, 很多患者长期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而无效, 或者因诊断不清反复进行各种检查,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随着人们对咳嗽的关注, 我国近年来开展了有关咳嗽病因诊治的临床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结果。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急、慢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加强咳嗽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组织相关专家, 参考国内外有关咳嗽的临床研究结果,于2005 年制定了“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指南制定以来,对国内的临床实践起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很多专家及同行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为进一步完善,及时反映国内外咳嗽诊治方面的研究进展,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对2005 版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进行了修订。
1、咳嗽的分类
咳嗽通常按时间分为3 类: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时间<3 周,亚急性咳嗽为
3~8 周,慢性咳嗽>8 周。咳嗽按性质又可分为干咳与湿咳。不同类型的咳嗽病因分布特点不同。慢性咳嗽病因较多,通常根据胸部X 线检查有无异常分为二类:一类为X 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如肺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另一类为X 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或惟一症状者, 即通常所说的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
2、病史与辅助检查
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和查体能缩小咳嗽的诊断范围,提供病因诊断线索,甚至得出初步诊断并进行经
验性治疗,或根据现病史选择有关检查,明确病因。
2.1 询问病史应注意咳嗽的持续时间、时相、性质、音色,以及诱发或加重因素、体位影响、伴随症状
等。了解痰液的数量、颜色、气味及性状对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询问咳嗽持续的时间可以判断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咳嗽,缩小诊断范围。了解咳嗽发生的时相亦有一定提示,如运动后咳嗽常见于运动性哮喘,夜间咳嗽多见于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和心脏疾病。痰量较多、咳脓性痰,应考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常咳白色粘液痰,以冬、春季咳嗽为主。痰中带血或咳血者应考虑结核、支气管扩张和肺癌的可能。有过敏性疾病史和家族史者应注意排除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相关的咳嗽。大量吸烟和职业性接触粉尘、化工物质也是导致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有胃病史的患者需排除胃食道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related chroniccough,GERC)。有心血管疾病史者要注意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引起的咳嗽。高血压患者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是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
2.2 体格检查包括鼻、咽、气管、肺部等,如气管的位置、颈静脉充盈、咽喉鼻腔情况,双肺呼吸音及
有无哮鸣音和爆裂音。查体若闻及呼气期哮鸣音,提示支气管哮喘;如闻及吸气期哮鸣音,要警惕中心性肺癌或支气管结核,同时也要注意心界是否扩大、瓣膜区有无器质性杂音等心脏体征。
2.3 相关辅助检查
①诱导痰检查:最早用于支气管肺癌的脱落细胞学诊断。诱导痰检查嗜酸粒细胞增高是诊断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osinophilicbronchitis,EB)的主要指标,常采用超声雾化吸人高渗盐水的方法进行痰液的诱导。
②影像学检查:建议将X 线胸片作为慢性咳嗽的常规检查, 如发现明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