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是主要由于动脉管壁先天性缺陷、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导致的管壁的某一部分因病变而向外突出所形成的永久性扩张,瘤体破裂出血后致死致残率很高,因此,颅内动脉瘤早期正确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CTA)是近年来CT成像的重大进展之一,它代表着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具有无创性特点,已为国内外放射学医师和临床医师所关注,随着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后处理技术的不断提高,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CTA)作为一项新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已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和价值,目前CT血管成像(CTA)已成为血管性疾病诊断中首选的影像检查手段笔者分析我院2007年9月至2010年l2月期间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16层螺旋CT动脉造影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正常组(随机患者,无任何症状)10例,男性5名、女性5名,年龄35-50岁。病例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39-85岁。其中本组38例脑动脉瘤病例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56.5岁。单发36例,多发2例,共41个动脉瘤。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33例。
1.2 设备与方法
1.2.1 设备:采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16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
1.2.2 扫描条件:电压120KV,电流180~200mA,层厚5mm,螺距0.875:1,距阵512×512,FOV 25cm×25cm。所有病例均进行平扫加增强检查。:选择从枕骨大孔和前颅底的连线开始,层厚0.5~1 mm重建。高压注射器通过肘静脉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用量80~lOOml,浓度300mgI/ml,注射速度3mL/s,延迟10-20 s后开始扫描。
1.2.3 图像后处理:将所得图像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使用Syngo CT 2006G软件包进行图像后处理,利用原始数据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蔽显示(SSD),容积再现(VR),充分显示单纯脑动脉容积图像及颅底骨质结构的关系,适当调节域值,剪去部分静脉及颅骨结构,减少重叠干扰,从而充分显示病灶及其与周围血管、颅骨结构的三维空间关系,图像后处理要求显以清楚显示动脉瘤的大体解剖情况,如动脉瘤的瘤颈、载瘤动脉及其毗邻骨结构,所有图像均可在工作站进行三维旋转。
1.2.4 图像分析: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CTA图像进行分析评价。
2、结果
正常组10例。颈内动脉及其分支清楚显示,38例CTA中共检出41个动脉瘤,单发35例,多发3例,有2个病灶较小,cT报告阴性;发病部位分布依次为基底动脉环27个,其中前交通动脉19个,后交通动脉8个;颈内动脉c1段5个;大脑中动脉M1段3个,M2段2个;大脑前动脉A1段1个,A2段2个;椎基底动脉脑段1个,小脑上动脉1个。瘤体最大13mm,位于前交通动脉,因瘤体破裂出血而就诊;最小3mm,无单独症状,为偶然发现;大多数瘤体为4mm~8mm。瘤体内血栓及钙化2例。
3 、讨论
3.1 颅内动脉瘤临床上最常见于中年人,以颈内动脉最多见,其余依次为前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及椎基底动脉。颅内动脉瘤一般按形态大致分为囊状、梭状及壁间动脉瘤3种。囊状者占颅内动脉瘤的90%,为最常见类型,按直径大小又可归为四类,直径2.5 cm为巨型动脉瘤。一般小动脉瘤和一般动脉瘤最为常见,颅内动脉瘤因不同位置、大小及有无破裂导致不同临床表现。发于颅底基底动脉环分支特别是动脉分叉部位的动脉瘤,其壁极薄,易破裂,大约有半数的患者在动脉瘤破裂前表现为局部头痛、脸痛和眼痛、视力降低、视野缺损和眼外肌麻痹的症状,大多数由动脉瘤急性扩大压迫所致;也有因动脉瘤少量漏血,表现为全头痛、恶心、颈部僵痛、腰背痛、畏光、倦唾等症状;还有因动脉痉挛或血管闭塞引起的缺血症状,表现为运动和感觉障碍、平衡失调、幻视、眩晕等。本组病例中
3.2 16层螺旋CT 的影像后处理技术
16层螺旋CT 在骨关节系统的影像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
蔽显示(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他们都是利用计算机的后处理软件,在轴位CT图像基础上进行再次重建处理,以更直观的方式显示病变与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弥补轴位图像的不足。MPR对瘤内血拴及管壁斑块及狭窄显示具有优越性,MIP和SSD图像在显示颅内动脉瘤上,空间立体感强, 可以为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术后评价提供重要的依据[25],但是在重建的过程中会丢失部分原始数据,VR利用了所有扫描信息,是一种较高形式的重建方式,并且能通过任意手工选择层面,任意方位进行切割和旋转,保持了原始数据的空间关系,解剖层次多,具有真实三维立体感,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动脉瘤。。目前一致认为多层CF的后处理成像技术应当联合使用。
3.3 颅内动脉瘤的诊断,采用动脉内插管技术进行的脑血管造影(DSA)是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脑血管造影检查能够清楚地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形态、部位、数量以及有无动脉痉挛及其部位、载瘤动脉与其他血管之间的解剖关系.最重要的是,当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后,可立即施行血管内栓塞治疗。但是脑血管造影属于有创检查,可能导致血管痉挛或动脉瘤破裂、血管夹层等并发症,以及短暂或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并且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有出血性疾病或严重心、肝、 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均不宜接受此项检查。
近年来,随着螺旋CT机器的更新,目前64排、128排螺旋CT的已经投入临床使用,后处理技术的逐渐提高,文献报道,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和敏感性越来越高,与DSA 的诊断相符率几乎达100% ,甚至可以发现DSA未能显示的微小动脉瘤CTA 可从不同角度观察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瘤顶指向以及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尤其对判断动脉瘤的颈部及其宽窄有独特之处,并能识别钙化病灶,且三维图像可任意旋转,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动脉瘤,可以让临床医生更直接、更直观的了解动脉瘤的各种参数,指导手术计划的制定。尤其是对破裂的动脉瘤而言,CTA扫描为首选检查,能较快的明确诊断,为抢救治疗争取时间。CTA不但可以准确诊断动脉瘤,而且还有助于术前对手术难度进行评估以及手术方式的制定。
3.4 但是CTA诊断颅内动脉瘤也有不足之处,如可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假阴性的出现与脑血管痉挛、动脉瘤微小、动脉瘤位置和操作技术有关,因此,在临床操作和诊断中,有必要注意以下方面:
1、 扫描前的延迟时间和造影剂注射速率不准确会影响动脉的显影质量,因此要正确估计判断患者年、心功能等因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节延迟时间造影剂注射速率。
2、 三维图像在重建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像素的丢失,因此在诊断过程中,要重视结合原始图像,还要重视多种三维成像手段的综合应用。
3、对于CTA显示正常,而临床高度怀疑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患者,可以进一步行DSA检查或者做二次CTA检查。
总之,通过对本组病例的分析,显示出了CTA及其后处理图像重建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随着计算机硬件及处理软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脑血管CTA作为一种相对无创性的、安全可靠的、准确的血管检查,将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