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便秘的概念:
便秘并不是病名,只是消化道多种疾病因素形成的原发性或继发性排便障碍的一类症候群,既非指一时性便秘,又非指单一疾病的诊断。可由各种原因导致肠道运输功能降低或粪便排除输出通道受阻等引起,同时也包括出口疼痛性疾病引起的便秘。
其临床表现包括:①大便秘结,排便时间延长,<3次/周,粪便干硬、量少、不畅;②排便困难:粪便在结肠内运时延长,通过困难,排出费力,或肛门疼痛,坠胀,便意不尽,或经常依靠手法助便。
二、便秘的类型:
1、慢传输型便秘:指结肠运行功能缓慢,肠内容物排出延迟的便秘,而直肠排出及盆底功能正常。原因有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肠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神经系统疾病:中枢性脑部、脑卒中,药物性因素等。
2、出口梗阻型便秘:指直肠、肛门的病变所导致的排便困难。常见疾病有直肠黏膜脱垂、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括约肌失迟缓症、直肠前突、会阴下降、肛门狭窄、痔病等。
①直肠黏膜脱垂:是指直肠黏膜层和肌肉层分离、下垂。
②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因耻骨直肠肌增生、肥厚成搁架症、力排时肛直角反变收缩。
③直肠前突:排便时直肠前壁向阴道方向突出而形成的一个囊腔,又称直肠前膨出。
其中排粪造影检查是诊断直肠黏膜脱垂、直肠前突、耻骨直肠肌肥厚综合征的可靠依据。
3、混合型便秘:兼有上述两者的特点。
三、治疗:
1、慢传输型便秘:因病情顽固,治疗困难,临床上中医多采用中药口服治疗和针灸推拿、配合心理、饮食治疗。西医多采用胃肠动力药物和泻药。但效果均不乐观。
2、结肠冗长者伴泻药性肠炎,肠道蠕动功能丧失者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3、肛肠科解决的是出口型便秘。通过中西医结合手术解决出口的疾患,手术采用直肠脱垂黏膜给予中药注射术,直肠前突开放修补术、结扎、套扎,解除肌肉肥厚痉挛,肛门成型术,从而改变肛直角,使粪便排出通畅。若伴有肠传输型便秘,术后可配合中药调节肠道功能达到从根本上解决便秘。是中医肛肠解决便秘的特色治疗。也是韩宝主任十一五中管局肛肠重点病的攻关课题。
四、手术适应症: 便秘是综合性因素导致的病症。特别是慢传输型便秘和出口梗阻型便秘同时存在时两者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保守治疗无效,出口梗阻型疾病手术指征明确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