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哮病”和“喘证”范畴,中医药对本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方法多样,疗效显著。它不仅可以缓解发作时的症状,而且通过扶正而达到控制复发的目的
祖国医学认为,脾虚气衰,健运无权,饮食不化精微,反为痰浊,痰浊阻肺, 气道受阻,故咳嗽多痰气促,痰气相搏,喉中有哮呜声,肾阳虚表则卫阳不固,所以汗出;肺主气,邪实气壅,肺之升降失常, 因而不能平卧、端坐呼吸;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虚根本不固,吸入之气不能归纳于肾,就会出现呼多吸少和吸气困难;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运,气虚则血滞,阳气不充,血瘀续发,故口唇、指甲发绀,颈静脉怒张;秽浊之气充折营血,正气溃败,精气内伤,则有发生呼吸性酸中毒、代谢紊乱和阳气闭脱脱的可能。气管哮喘病理虽表现在呼吸道,但病位却在肺、脾、肾三脏。
我们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分别制定出急性期、缓解期的治疗方法。
一、急性期;用汤剂以求灵活快捷
1、寒喘:治以温肺化痰、止咳平喘,自拟定喘汤(药用炙麻黄、杏仁、细辛、灵芝、苏子、制附片、厚朴、仙灵脾、白芍、陈皮、法半夏、甘草)。
2、热喘:治以清热化痰、泻肺平喘,选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药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葶苈子、大枣、蝉蜕、地龙、桔梗、枳壳、川贝母、蒲公英)。
二、慢性持续期
1、肺肾气虚、寒痰内伏证:以补肾纳气、温养寒痰为主(药用黄芪、紫河车、仙灵脾、露蜂房、僵蚕、炙麻黄、桃仁等)。
2、肺肾阴虚、痰热内蕴证:以滋阴蕴肺、清热化痰为主(药用北沙参、生地、海浮石、广地龙、葶苈子、蝉蜕、山萸肉等)。
三、缓解期
1、可用抗敏平喘合剂长期服用,方便、经济。
除缓解期服用外,还可根据哮喘发病季节预防用药,即上半年自清明前后开始服,连服3个月,下半年自立秋前后服,连服3个月。1年为一疗程。
2、冬病夏治(消喘膏外敷)法:药用炙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等,共研末。用生姜汁调成稠糊状,在三伏天外贴肺俞、心俞、脾俞、定喘等穴位上。贴后灼热、发红即去之,注意勿感染。3年为一疗程。本院已进行穴位帖敷治疗20余年,每年2000余人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