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OLE)是造成下肢缺血的主要原因,严重者导致患者截肢甚至危及生命。根据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动脉粥样硬化已超过艾滋病和肿瘤而成为全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的患者其心脑血管多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变,治疗存在很大的风险。传统的血管旁路术创伤大、并发症多、住院周期长,风险尤甚。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治疗,避免了心脑血管疾病较高的风险,住院周期短且易于重复进行,具有很大的优势。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6年3月到2010年9月所收治的128例AOLE患者,男78例,女50例,年龄54~90岁,平均年龄76.1岁。单侧病变91例,双侧病变37例。病程5天~7年。其中合并糖尿病61例,高血压病72例,冠心病28例,脑梗塞18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患肢乏力、疼痛及皮温降低,其中间歇性跛行101例,静息痛57例,足跟及趾端皮肤溃疡55例;髂动脉段病变35例,股动脉段病变95例,胭动脉及以下水平病变47例。TASC分类:A类13例、B类85例、C类15例、D类15类。128例患者135患肢接受介入治疗;所有病例术后均经抗凝、抗血小板、改善微循环以及康复治疗。
(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双下肢动脉CTA检查以初步了解下肢动脉病变情况,以决定采用何种手术入路及方式。采用局麻下以改良的Seldinger手法穿刺股动脉或肱动脉的方式,置入4―7F的导管鞘,常规造影进一步了解及确认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全身肝素化后,导丝配合导管进入病变血管并跨越病变,根据病变的部位及长度应用相应球囊逐行扩张病变血管。髂动脉病变常先置入球扩式支架,应用研究球囊后扩,也可直接采用球囊扩张,股动脉病变常用球囊扩张,若残余狭窄大于30%或动脉夹层形成,则置入支架,动脉及以下血管单用球囊扩张,不置入支架。术中若有急性血栓形成,可经导管直接注射尿激酶溶栓。
2、结果
(1)介入治疗即时效果
87例患者103条患肢接受介入治疗,以残余狭窄<30%作为技术成功的标准,其中2患肢因血管钙化严重,导丝无法通过而手术台失败,其余101条患肢均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98%。
其中髂动脉病变35例,采用单纯球囊扩张6例,球囊直径7~8mm,长度4~250px,支架置入术29例,支架直径6~9mm,长度4~250px,全部病例治疗后血管通畅,残余狭窄不超过30%。
股动脉病变95例,采用单纯球囊扩张45例,球囊直径大小4~6mm,长度4~300px,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50例,支架直径6mm,长度8~300px,全部病例治疗后血管通畅,残余狭窄不超过30%。
动脉及以下分支血管病变47例,均采用单纯球囊扩张,不置入支架,动脉所用球囊直径4~6mm,长度4~300px,膝下三分支血管采用直径37.5px~3mm,长度10~300px球囊,其中9例因动脉及以下分支血管完全闭塞,TASC分级均在D级,导丝无法打通闭塞血管,手术失败,其余病例均手术成功,膝下三分支血管至少有一支通畅,其中13例直接扩张至足底动脉弓。
(2)临床效果
术后患者即感下肢皮温增高,间歇性跛行的距离延长,静息痛缓解,随访部分病例,溃疡完全愈合。
(3)并发症
穿刺部位血肿形成3例,其中一例因血肿较大行血肿清除术,急性血栓形成2例,经导管注入尿激酶溶栓后血流通畅,动脉夹层形成21例,均放置支架使夹层贴壁,无一例血管穿孔或破裂。
3、讨论
(1)介入治疗的适应
PTA主要适用于TASC分类中A类和B类的患者,狭窄或闭塞长度在375px以内,本组128例AOLE患者中A类和B类共有98例(76.6%)。随着介入技术和材料的不断进步,介入治疗和适应症也在不断发展,对部分C类患者也可适用,而本组病例中治疗的最长的狭窄血管约750px。
而对于D类患者,由于下肢动脉弥漫病变且缺乏正常的流出道,导丝难以通过狭窄闭塞的血管,介入操作困难,且血管流出道差,术后血管通畅率较低,既往认为股深动脉重建和静脉动脉第手术或许是较好的选择,很少采用介入治疗。但这类患者常同时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无法接受较大的手术打击,血管腔内治疗作为微创治疗,不失为挽救患者肢体的一个选择。本组病例中有15例D类患者,其中9例术中发现下肢血管长段狭窄闭塞,膝下血管几乎不显影,但通过导丝导管慢慢的旋转推进,也可通过病变血管进行球囊扩张或置入支架。我们认为这类患者并非完全的血管闭塞,在病变血管中心可能为新形成的血栓,所以导丝导管能通过这些潜在的间隙,达到治疗的目的。术后即时效果尚可,但长期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2)技术要点:
A、导管入路的选择
导管入路的选择是介入治疗的第一步,也是球囊导管能否到达病变血管进行腔内治疗的关键。主要有以下几种:a、经过侧股动脉逆行穿刺置管:适于患侧股浅动脉起始段狭窄或闭塞者;b、经患侧股总动脉顺行穿刺置管:适于同侧股总动脉、股浅动脉中上端无明显狭窄者;c、经肱动脉穿刺置管:适于双侧髂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
B、球囊的选择
使用球囊的直径不能超过正常血管直径,球囊的长度应大于狭窄段血管的长度,这样一方面减少了扩张的次数,缩短了手术时间,另一方面对血管内皮损伤较小,避免血管内膜的大范围撕脱,明显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对于髂动脉病变,我们多采用直径7~8mm球囊,股动脉病变用直径4-6mm球囊,膝下三分支血管多采用直径1.5~3mm的球囊,球囊的长度应根据具体动脉病变的长度决定,最长可用到300px的球囊。随着介入材料的不断进步,下肢小直径(1.5~4mm)、长球囊(40~120mm)的出现,明显提高了下肢动脉特别是膝下动脉介入的手术成功率。长球囊血管成形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重复性强、疗 佳,目前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下肢动脉血管闭塞症的临床治疗。
单纯球囊成形操作简单、技术成熟,但扩张的压力和速度要适宜,不应强调球囊扩张完全恢复到血管原始管径,部分扩张就能明显改善下肢缺血症状,局部血管钙化明显时更要注意,因为病变血管壁的顺应性差,扩张过快、压力过高或过度扩张反而易引起血栓形成、血管破裂或再狭窄的发生。本组病例中髂动脉扩张压力多在8kpa,扩张时间1~2分钟,股动脉扩张压力8~10kpa,扩张时间2~3分钟,膝下血管扩张压力12kpa,扩张时间4分钟,球囊扩张过程需在DSA透视下进行,逐渐加压,观察球囊的形态变化。同一部位不宜反复多次扩张,以免形成动脉夹层。
C、支架置入的问题
由于PTA可导致血管夹层撕裂和弹性回缩,而支架植入通过挤压斑块和压迫管壁,克服了PTA的两个主要缺陷,是一种新的腔内治疗手段。
在我们前期的手术中髂动脉病变在术中常规置入支架,因为与单纯PTA比较,PTA加支架组治疗髂动脉狭窄远期通畅率明显提高,其远期通畅率与外科重建血运患者的临床通畅率相当。
对于股动脉病变是否置入支架目前意见尚不统一,大西洋协作组织推荐单纯PTA仅仅应用在股浅动脉短段病变,而选择支架的适应症往往局限在PTA后的失败病例。因此股动脉病变不常规置入支架,只在残余狭窄大于30%或动脉夹层形成时才考虑放置,但长段狭窄单纯球囊成形往往疗效有限,多需支架成形辅助治疗。
动脉处于膝关节活动部位,动脉随着膝关节的弯曲变形实在太大,易使支架疲劳断裂,故动脉不建议置入支架。因支架置入仍然存在术后再狭窄的问题,目前尚缺乏足够支持膝下动脉放置支架的资料,故对于膝下小动脉病变的支架置入应持慎重态度。
D、手术并发症
本组病例中穿刺部位血肿形成3例,急性血栓形成2例,动脉夹层形成21 例,无一例血管穿孔或破裂。血肿形成常与术中使用肝素抗凝、术后压迫止血不当有关,本组病例均采用点压动脉穿刺点15~20分钟,再用纱布压迫、弹力绷带包扎6~8小时,术后血肿形成发生率相对较低。术中急性血栓形成多与术中抗凝不够有关,一旦发生,可直接从导管注入尿激酶溶栓。动脉夹层形成出现率较高,与患者高龄、动脉硬化程度较重有关,同时多次球囊扩张或扩张过快、压力过高尤易发生,故操作中应缓慢扩张球囊,注意扩张的压力,最好能在透视下进行,观察球囊扩张的过程。扩张后应造影以观察有无夹层形成,以便及时安置支架使夹层贴壁。
(3)PTA的优势
下肢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是一种安全和微创的治疗技术,可以迅速重建肢体血流,改善组织供血,赢得溃疡愈合或截趾伤口的愈合时间,特别是对于老年、重症和高危患者,是救肢的有效方法。而且腔内治疗具有可重复性,当出现再狭窄后,还可以通过微创的方法再次扩张。即使手术失败,其对进一步的支架或血管搭桥手术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可以作为下肢缺血的早期治疗。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以其微创、可重复操作、疗效确切等优点成为首选的治疗手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