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闭式引流在脂肪抽吸术后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 2005年4月~2010年12月。对78例腰腹环周脂肪抽吸术,随意选取39例术后在放置引流管的切口外采用贴覆消毒后的尿路造口袋引流并记录引流量,引流袋在术后24~120h(引流量<10ml)揭除,观察切口周围皮肤病常规处理切口。其余仍采取开放式引流为对照,对伤口闭合前换药次数及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2组剑脐中点水平、经脐水平、脐耻中点水平周径差异无显著性。
结果 2组手术时间、肿胀液注入量及吸出纯脂肪量差异无显著性。与开放引流组相比,闭式引流组术后换药次数少[(1.1±0.3)次 vs.(3.7±1.0)次,t= -32.922,p=0.000],切口愈合延迟少[4例 vs. 22例,x 2=18.692,p=0.000]。闭式引流组经过24~120h术后观察经切口流入引流袋的渗出液(150~160ml)引流通畅;贴合皮肤无过敏、瘙痒。
结论 闭式引流简单安全有效,它可准确观察记录术区渗液情况,避免术后术区污染,免除术后频繁换药,减少切口愈合延迟,提高患者的术后舒适度。
【关键词】脂肪抽吸术;引流
肿胀脂肪抽吸术后的引流,尤其在大面积多部位(腹、腰部等)脂肪抽吸术后24~120h,经手术切口流出大量的渗液(残留的肿胀液、液化的脂肪、组织渗出液及少量血液),以往大多均采取开放式引流,即在放置或不放置引流管的伤口外放置大量敷料,对术区肢体加压包扎后引流液被动流出浸透敷料,更污染衣物、被褥、也增加了逆行感染的机会,同时病人及家属术后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我们受肛门造瘘就尿瘘患者术后管理的启发,2005年4月~2010年12月对78例腰腹环周脂肪抽吸术随意选取39例术后采取闭式引流,其余仍采取开放引流为对照,以探讨闭式引流的价值。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8例,均为女性。受术者均身体健康,无既往病史。39例自愿者术后接受闭式引流。2组一般 资料比较见表1,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器械及材料 北京燕山公司XYQ-2型脂肪吸取器及BT00-300M连续注液器,吸管直径3.5mm,长550mm。切口内放置无菌输液导管作为支撑,切口外皮肤贴覆康乐保(中国)有限公司375ml尿路造口袋(图1),容积375ml,直径13~43mm,尿路造口袋下端可接尿管引流袋。
1.2.2 手术方法 常规肿胀液配制(生理盐水500ml+2%利多卡因10ml+0.1%肾上腺1ml+5%碳酸氢钠12.5ml)。患者站立位以手术部位脂肪最厚点为中心用云纹线向周边标记手术范围,将自然凹陷、脂肪菲薄或需避抽吸的部位作标记“X”。手术在硬模外或静脉全麻辅助下进行。腹部切口位于备皮后的阴阜正中,腰部切口位于臀沟正中上10cm左右,术区均匀注入肿胀液,患者仰卧先抽吸腹部,翻身后抽吸腰部,先吸深层后吸浅层脂肪。
1.2.3 切口处理及引流袋放置
闭式引流组:术后阴阜和臀沟正中手术切口常规放置无菌输液器硅胶管约2cm缝合固定,以防止伤口过早闭合引流受阻,将经环氧乙烷消毒后的尿路造口袋根据不同部位需要剪成不同大小形状,切口周边皮肤经酒精脱碘擦干后,使造口袋胶膜中央孔对准切口中心贴牢周边皮肤(图2),将消毒尿管引流袋与尿路造口袋下端链接以备记录引流量。术后24~72小时患者可携引流袋出院,自行管理。每日定时自行测定、记录并向医生汇报引流液量。为防止术后术区血清肿的发生,术区引流液少于10ml时,嘱患者返院揭除尿路造口袋并拔出引流管。切口预留线打结关闭切口。
开放引流组:在防止缝合固定无菌输液器胶管的切口外放置酒精纱布及厚棉敷料吸附引流液,外加压包扎弹力腰封,留院观察或出院每日门诊换药,确认敷料基本干燥无渗出液后拔除引流管并关闭切口,穿着塑身衣,伤口7天拆线。记录换药(更换敷料)次数(顾虑被浸透为更换标准),伤口愈合情况,创缘有少量渗出或分泌物为延迟愈合。
1.2.4 观察指标 手术时间、肿胀液注入量、吸出纯脂肪量、术后换药次数、切口愈合延迟例数均以病历记载为准。
2 结果
2组手术时间、肿胀液注入量及吸出纯脂肪量差异无显著性。与开放引流组相比,闭式引流组术后换药次数少,切口愈合延迟少(P<0.05)(表2)。闭式引流组的引流液术后12~48h最多,165~165ml,平均545ml,皮肤贴合处胶膜边缘除3例渗漏外,其余均贴合良好无渗漏,胶膜贴合皮肤无红肿,伤口于拔除引流管后闭合,7天拆线,无伤口感染,患者自我评估,造口袋管理便捷,洁净,舒适度调查均满意,无皮肤瘙痒及其他不适。开放式引流组术后12~48h经切口留出大量血性渗液,需频繁换药,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及湿敷料与肢体皮肤接触的不适感觉,5例伴有切口周围皮肤瘙痒及皮疹。
3 讨论
近年来对脂肪抽吸术的临床研究多在对手术方法和器械的改进和发展,而对于多部位一期肿胀吸脂术后的引流目前尚无统一严格规范的方法,大多采取在放或不放置引流的切口外加压包扎大量厚敷料以吸附引流液的开放式引流[1,2],其不但污染敷料、衣物、被褥、增加逆行感染的机会,无法观察引流液性状及准确记量,还给患者及家属造成紧张和恐惧心理[3],浸透的敷料有污染切口致延迟愈合或感染之嫌。术后切口放置塑料负压引流球[4]的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闭合引流的目的,但在多部位大面积吸脂术早期(12~48h内),由于引流液量较多,极易造成负压球被充满后未及时清理而失去负压,使引流液自切口与引流管边缘外渗,无法准确计量,失去闭式引流的意义。
我们利用尿路造口袋切口外贴敷的方法将不同部位脂肪抽吸术尤其是腰腹环周等大面积脂肪抽吸术后的开引流改进为闭式引流的方法仍属于被动引流[5],经过对比分析,两组在一般资料(年龄、体重、腹围)及手术时间、肿胀液注入量和纯脂肪吸出量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与开放引流组相比,闭式引流组由于尿路造口袋与皮肤的紧密贴覆,术后引流液几乎无渗漏,从而术后基本无需换药(更换敷料)。消毒后的尿路造口袋封闭了切口,使其术后仍保持在无菌环境中,由于尿路造口袋还具有一定的抗反流性,减少了术区污染和逆行感染的机会。而开放引流组术后不但需要频繁换药(更换敷料),增加了成本,更重要的是切口浸于浸透了引流液的敷料中,可能是导致开放引流组切口愈合延迟病例增加的原因。与开放引流组相比,闭式引流组术后换药次数少,切口愈合延迟少(P<0.05)。闭式引流方法不但提高了脂肪抽吸术后病人的舒适度,而且由于造口袋胶膜具有脱敏性,也降低了皮肤的过敏反应。此方法使大面积脂肪抽吸术后能够及时观察引流液的形状,准确收集和记录引流量。病人也可以便捷地自我管理,将贴覆的尿路造口袋穿着在内衣内便于隐藏。我们对手术切口的设计较合理地将美容外科微创、隐蔽的理念与被动引流管放置须遵循捷径、低位、通畅的原则[6]相结合,对术后引流情况的观察更加科学和客观。
利用尿路造口袋将多部位脂肪抽吸术后开放引流改为闭式引流的方法是简单、安全、有效、可行的。它减少了术区污染及经伤口逆行感染,减免术后频繁换药,减少切口愈合延迟,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更可准确观察记录术区引流情况、
通过术后观察,我们认为造口袋胶膜边缘的渗漏不但与皮肤粘合面积、平整度、局部毛发备皮是否彻底、皮肤脱碘及擦拭干燥程度有关,更重要的是切口胶膜贴合部位是否位于拉伸活动部位。由于手术切口设计须考虑隐蔽,我们将大腿脂肪抽吸术切口选择臀横纹正中内侧1/3处及腹股沟内侧,上臂脂肪抽吸术切口选择肘后皮肤,小腿脂肪抽吸术切口选择后踝部皮肤,上述脂肪抽吸术切口部位活动度大,皮肤贴合面积有限,使用尿路造口袋胶膜贴合渗漏率高,故有待对材料和方法做进一步改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