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疑难的肾结石包括直径大于2.0厘米的结石、鹿角形结石、多发结石、异位肾结石、马蹄肾合并结石、感染性结石、胱氨酸结石、孤立肾结石等,这些都是体外碎石机不能解决的大结石或特殊结石,也是最容易复发的结石,病人一生中往往需要多次外科干预,过去一个病人多次开刀取石,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对这些复杂、疑难的结石,推崇通过经皮肾镜、输尿管镜等腔镜技术进行微创治疗。
PCNL的具体手术过程如下:首先,医生在病人身上定好位置,用一根纤细的穿刺针直接由背部穿刺入肾脏内,并逐步扩张,建立经皮肾微造瘘通道,此通道穿刺口直径只有5-6mm;其次,使用先进的腔内碎石器械(如气压弹道、激光),通过内窥镜观察,将病人肾内的结石击碎,变成细小的碎片,然后,通过经皮肾穿刺微造瘘通道用取石钳等方法将结石逐一取出。手术完成后,病人的身上只留下一个微小的伤口,愈合后几乎无瘢痕。此手术被形象地比喻为“打洞取石”。经皮肾镜技术主要用于治疗疑难的巨大肾结石、多发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
问:经皮肾镜取石是怎么回事?
答:复杂、疑难的肾结石包括直径大于2.0厘米的结石、鹿角形结石、多发结石、异位肾结石、马蹄肾合并结石、感染性结石、胱氨酸结石、孤立肾结石等,这些都是体外碎石机不能解决的大结石或特殊结石,也是最容易复发的结石,病人一生中往往需要多次外科干预,过去一个病人多次开刀取石,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对这些复杂、疑难的结石,推崇通过经皮肾镜、输尿管镜等腔镜技术进行微创治疗。
经皮肾镜技术就是在患者腰部打一个钢笔粗细的“洞”,建立起皮肤至肾脏的通道,在肾镜下采用激光或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将结石击碎并吸出体外,形象地比喻为“打洞取石”。经皮肾镜技术主要用于治疗疑难的巨大肾结石、多发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新技术,它是利用特殊内腔镜和腔内碎石、取石设备通过经皮肾造瘘来完成治疗的。早在公元10世纪阿拉伯就有经皮肤戳孔取肾结石的传说,但由于条件所限成功率较低,一直未能推广应用。直到70年代中期经皮肾镜问世后,此项技术才比较完善,得以推广应用。我国则在80年代初期从国外引进此项技术和设备,首先在北京、广州等地取得成功,然后推向全国。因为经皮肾镜取石术需要的设备较昂贵,而且技术要求也比较高,所以,目前国内仅部分大中型医院开展此项技术。
经皮肾镜有硬性肾镜和较性肾镜两种类型。较性肾镜较细、前端可根据需要转向,容易进入肾盏,但操作孔较小,仅用于治疗已留置肾造瘘的可以完整取出的小结石。硬性肾镜较粗、操作孔大,通过它的操作孔可以放入各种腔内碎石和取石器械,是经皮肾镜碎石术最常用的器械。
经皮肾镜取石术是一般需要麻醉下进行,在X线或超声指导下穿刺肾盂,然后将穿刺通道扩张至需要大小,经此通道放入肾镜,窥视下将结石取出或用特殊碎石设备将结石击碎后取出。手术成败的第一步是建立从皮肤到肾盂的通道,即肾穿刺造瘘,肾盂穿刺造瘘。肾盂穿刺一般在取石术同时进行,也可提前穿刺造瘘,待窦道形成后再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窦道形成通常需要2周左右。同时穿刺的优点是手术一次完成,住院时间短;缺点是可能会因出血等原因影响手术操作,增加失败的机会。提前造瘘再二次手术的缺点是住院时间长,需两次手术操作,但窦道形成后术中出血较少,视野清晰,手术成功率高。经皮肾镜可治疗肾盂、肾盏及输尿管上段结石。一般来说位于肾盂和所穿刺肾盏的结石较易取出或击碎。位于其他肾盏的结石,特别是当肾盏口较小时则不易取出或击碎。输尿管上段结石则需结合应用输尿管镜,即顺行输尿管镜取石。通过经皮肾镜除可治疗结石外还可同时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和上段输尿管狭窄。经皮肾镜术后常规需留置肾造瘘管。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仅通过直径不到1厘米的通道就要以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比之常规的手术治疗对病人损伤小、打击小、术后恢复快,而且通过留置的肾造瘘管可以重复进行治疗残留经石,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经皮肾造瘘的穿刺扩张也会造成一定肾实质损伤,所以也有不少缺点。随着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推广应用,在有碎石条件的地方经皮肾镜取石逐渐被取代。目前主要作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前后一种辅助治疗方法,而不作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