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经十二指肠镜)途径及PTCD途径治疗梗阻性黄疸常见困惑问题解答
1、ERCP途径治疗梗阻性黄疸的常规方法(手术过程)
ERCP 是经过十二指肠镜进行的,十二指肠镜如一根纤维软管,局部表面麻醉后,经口腔送入胃及十二脂肠。在操作过程中,病人处理清醒状态,镜子送入过程中,会有一些不适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十二指肠镜至十二指肠后,寻找十二指肠乳头位置,此为胆管于肠管的最终出口。一般经乳关逆行插管造影,即可对胆道情况进行观察,判断梗阻部位。对于可以处理的梗阻,必须先放置导丝通过狭窄处,此为关键一步。导丝通过后,可以进行支架置入等操作,辅助胆道引流。
2、PTCD途径治疗梗阻性黄疸的常规方法(手术过程)
PTCD的手术入路是左季肋部,穿刺针经过皮肤及少量肝实质直接到达肝内胆管(有别于ERCP先进行胆管末端,即逆行操作),是顺行操作。穿刺针到位后,导丝引入鞘管,借造影剂对整个胆道系统进行观察,查找梗阻部位及原因。对于梗阻处,先行导丝通过,随后可以进行局部扩张,最终放置引流管或支架缓解梗阻,实现胆汁到十二指肠的通畅引流,缓解梗阻性黄疸。
3、相比PTCD,ERCP途径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一、ERCP经人体自然腔道(口腔及胃肠道)完成操作,相比PTCD,避免了部分有创操作过程,可以减少出血等并发症;
二、ERCP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实现对十二指肠乳头的间接观察并可以进行组织学检查(活检),对胆总管末端梗阻引起的部分梗阻性黄疸有确诊价值;但对于非十二指肠乳头附近病变,同样无法进行确切诊断;
三、对于因胆总管结石引起的梗阻性黄疸,ERCP可以经十二指肠乳头进行取石,在减黄的同时,去除病因;
四、理论上,经ERCP途径,可以行胆道双侧、多支胆管引流,而不明显增加创伤。对于如肝门部胆管狭窄(肿瘤或非肿瘤)引起的左、右侧多支胆管梗阻,可以一次或经多次治疗实现多个梗阻胆管引流,更好、更快地降低胆红素水平。但这个操作对术者技术有较高的要求,成功率因人而异。
4、相比ERCP,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一、PTCD经右季部肋间组织及少部分肝实质直接穿刺肝内胆管,相比ERCP,操作路径明显缩短(PTCD操作路径仅20至30厘米,而ERCP常用内镜长度均在100厘米以上),大大减少了操作难度,提高了操作成功率;
二、对于较坚韧梗阻(如胆管癌)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得益于简短的操作路径及平顺的角度,PTCD对梗阻段的通过能力大大优于ERCP途径,对于此部分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大大高于ERCP;
三、在胆管系统疾病的诊断方面,得益于简短的路径及明显优于ERCP的影像设备,PTCD途径在诊断方面有极优秀的成像质量及准确的定位能力;准确的诊断是治疗的最终保证;
四、PTCD不受胆管手术影响(如胆肠吻合术等),而本部分患者因肠管、胆道相对关系发生变化,ERCP治疗将十分困难;此部分患者若胆道发生梗阻,PTCD可能是唯一的选择;
五、得益于简短的路径及方便的入路,以及丰富的介入治疗器械,经PTCD途径的治疗手段非常丰富,如球囊扩张术,复杂支架置入术(如Y形),取石术,活检术等;
六、PTCD经首次手术建立路径后,在后续治疗中,患者几乎没有任何不适感,完全有别于ERCP途径每次治疗相同的痛苦感受;
七、对于支架置入术,得益于优秀的影像引导,经PTCD途径较ERCP途径有更精准的定位,从而保证支架置入术后减黄的效果;而且对于复杂病变,PTCD途径可以行复杂形状支架置入术(如经单侧入路Y形双侧引流等);
八、十二指肠乳头对于保证胆道与肠管的相对隔离有重要作用,其功能破坏后,因胆汁返流会致患者反复发热等不适。ERCP途径经常需要对十二指肠乳头进行切开等操作,对其括约肌功能会造成永久损伤。PTCD途径治疗不必对十二脂肠乳头进行有创操作,对其功能不会有不利影响;对于一般的置管引流,使用新型特殊技术,可以将引流管留置于胆总管末端而不经过十二指肠乳头(如我科的Y形引流管放置技术),基本可以杜绝胆汁返流的发生。
九、对于一般的常用胆道引流管,PTCD途径有非常丰富的产品线可供选择,引流管的口径多样,引流管柔韧性,通畅率等大大优于ERCP途径常用的内涵管(支架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