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的常见种类
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
一、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是由于肝内毛细胆管小胆管、肝胆管或胆总管的机械性阻塞所引起皮肤呈金黄色,黄绿色,尿黄,粪便呈现白陶土样颜色, 可伴有肝脏肿大。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试验总胆红素直接肝红素均升高,尿胆红素试验阳性,尿胆原及粪胆素减少或缺如,血清碱性磷酸酶及总胆固醇增高。
常见疾病: 胆管癌、胰头癌、壶腹部肿瘤、胆管结石
二、肝细胞性黄疸
肝细胞破坏引起,常见为病毒性肝炎引起,
急性黄症型病毒性肝炎其黄疸前期为数天至1周。最突出的症状是疲乏、食欲缺乏。恶心、肝区痛或不适感,伴有或不伴有发热。
主要体征为黄疸、肝肿大或肝脾肿大,质略鹏触痛,肝区常有叩击痛,也可无明显肝肿大。
黄疸前期临床诊断较困难,但此时血清氨基转移酶(AST,ALT)活性常明显升高,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升高,尿中尿胆原排量增多与胆红素阳性,有助于诊断。
常见疾病 病毒性肝炎、各种感染、药物及中毒性肝损害
三、溶血性黄疸
黄疸程度较轻,常有皮肤与巩膜黄染常为轻度呈浅柠檬黄色,且常因贫血而伴有皮肤苍白。
伴有溶贫的表现: 急性溶血时可有发热、寒战、 头痛、呕吐、腰痛,并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色或茶色),严重者可有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溶血多为先天性,除伴贫血外尚有脾肿大。
溶血性黄疸的诊断主要靠下列实验室检查: 粪胆原及尿胆原含量增加; 血、间接胆红素增加明显,直接胆红素增加不明显,血中网织红细胞增多;血清铁含量增加;骨髓涂片骨髓红系统增生旺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