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一词起源于拉丁文(gutta)意为“一滴”侵害衰弱关节的恶性体液。痛风是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导致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它是由尿酸钠或尿酸结晶从超饱和的细胞外液沉积于组织所致的一种或多种病变的临床综合征。说白了,要么尿酸产生过多,要么尿酸排泄过少,导致了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主要发病原因。
什么叫高尿酸血症?定义是血尿酸男>420umol/L,女>360umol/L,这时血尿酸处于饱和状态,超过这个值,尿酸盐晶体就要从血中析出,沉积于结缔组织中,在某些因素刺激下,就会引起痛风发作。但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不是疾病状态,有高尿酸血症的不要怕,尿酸浓度和痛风发病率的关系:尿酸540umol/L,痛风发病率8%,可见,单纯高尿酸血症并不等于痛风,大多数不需要吃降尿酸药,主要是控制危险因素,如饮食控制,多饮水,锻炼减肥,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尿酸自然会降下来,需要降尿酸治疗的情况有:经饮食控制血尿酸持续>420μmol/L的痛风患者,经饮食控制血尿酸持续>780μmol/L的单纯高尿酸血症患者,以及有痛风石,有尿酸性肾结石或肾损害的,另有研究表明,降尿酸药物用在每年痛风发作2次以上的患者,获得的好处大于诱发痛风发作的风险及药物副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