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面对社会的剧烈竞争和残酷倾轧,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装嫩”,行事带有孩子气,渴望回归到孩子的世界。但这种心态如果发展到极端,就会沉溺于自己的幻想,拒绝长大。这种心理的极端形式被称为“彼得・潘综合征”,被定性为一种心理疾病。
在几年的努力归于失败后,27岁的马塞拉决定同她30岁的丈夫爱德华多离婚。爱德华多是一家私立大学的教师,夫妻间的矛盾在婚后不久便产生了。马塞拉觉得丈夫胸无大志、唯唯诺诺,她忿忿地说:“他整天嬉皮笑脸,在学术上和工作上一点没有进取心。”
婚后丈夫的许多行为让马塞拉颇为不解。爱德华多喜欢收藏电动小火车、遥控汽车之类的玩具,理由是等孩子们长大后能让给他们玩,而实际上爱德华多要比孩子们更喜欢玩这些玩具。爱德华多的爱好还不止这些,他把大部分的闲暇时光都花在了玩电子游戏上,而且每次出门上班前都会把游戏机藏在孩子找不到的地方,理由是 “孩子们会把它摔坏”。
爱德华多是个“彼得・潘”
马塞拉责令丈夫去看医生。医生经过检查后只发现爱德华多有些偏胖,那是因为他经常坐在电视机前吃油炸食品、冷饮和各种零食的缘故,而此外也找不出他这些怪癖的根源所在。
马塞拉对丈夫的孩子脾气感到绝望了,求助于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告诉她,爱德华多的症状是不折不扣的“彼得・潘综合征”。患“彼得・潘综合征”的人虽然在生理年龄上已进入成年,但在心理上还不能与之相适应。他们的言谈举止都像孩子,总是在逃避责任、逃避生活、逃避爱情,一般年龄不小了还同父母住在一块,不去考虑长远的事请。
说起“彼得・潘综合征”就不得不提到长不大的彼得・潘。1904年,彼得・潘诞生于苏格兰作家詹姆斯 ・巴里笔下,后来成为家喻户晓的童话人物,他的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彼得・潘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但这毕竟只能出现在童话中,不能为现实所接受。“彼得・潘综合征”患者就是现实中的彼得・潘。
1966年,精神病学家埃里克・伯恩第一次提出心理成熟有困难群体的概念。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丹・基利也撰文描述了这一群体:“这类人渴望永远扮演孩子的角色而不愿成为父母。”这些彼得・潘们很爱玩也很好相处,但免不了也有不少孩子的弱点,如优柔寡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渴望被人接受又害怕被人拒绝等。因此他们的行为同年龄很不相称,大多数情况下这无伤大雅,但总有一天,等他们突然明白生活原来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称心如意时,已经太晚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