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因子(RF)最初由Rose(1948)在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血清中发现,是一种以变性IgG的Fc段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RA病人和约5%的健康人体内都存在有产生RF的B细胞克隆,在变性IgG(与抗原结合的IgG)或EB病毒直接作用下,可大量合成RF。健康人产生RF的细胞克隆较少,且单核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因子可抑制RF的产生,故一般不易测出。
RF包含在多种免疫球蛋白中,并且和多种动物的IgG分子发生反应,以其Fc段和邻近的Fc段结合,RF有IgG、IgA、IgM、IgE、IgD五类,IgG-RF可以自身结合形成二聚体,这个二聚体和两个正常IgG分子结合形成与RA患者血管炎有关的中间复合物,在滑膜液中IgGRF二聚体可以进一步形成多聚体沉积于软骨表面,激活补体,造成关节的损伤,因为它是二聚体,所以用间接凝集反应测不到。
我们现在用乳胶凝集试验所测出的是IgM类RF,IgM-RF是五倍体,可以和5个乳胶颗粒包被的IgG分子的Fc段结合,形成大的层状沉积,所以可以用肉眼观察到。
乳胶凝集法测RF:
试剂:1、类风湿因子乳胶
2、生理盐水
主要器材:
1 、U型圆底72孔稀释板
2 、25稀释棒
3 、振荡器
方法:1、在稀释板中加入生理盐水,第1、2孔75l,第3、4、5、6孔25l。
2、用稀释棒沾取病人血清(25l)先放置第一孔内,混匀30-50下,移出到第二孔,依此类推。
3、混匀后,第一孔不加乳胶,第二孔加两倍乳胶,第3、4、5、6孔加一滴。振荡器上摇匀,约3-5分钟,放置4度冰箱过夜,第二天取出一小时后观察结果。
结果:出现凝集反应为阳性,凝集到哪个孔就报到哪个孔的滴度。
现在有一种生化仪器可用比浊法检测RF,其阳性率与乳胶凝集法基本相同,此方法测出的也是IgM-RF。另外,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也可检测IgG、IgA、IgD-RF。将热聚合的人或兔IgG做抗原包被酶标板,加上一定稀释的人血清,反应后加入最适稀释度的HRD(辣跟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热聚合IgG,一定时间后加底物,然后测其492nm吸光度。
测RF的临床意义:
RF在类风湿关节炎中阳性率为80%左右,是诊断RA的重要血清学标准之一,但不是唯一标准,因5%的正常自愿者RF可阳性,随年龄的增长,阳性率可增高,其它自身免疫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多发性肌炎,以及感染性疾病如肝炎、结核,非感染性疾病如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肝硬化、结节病等中都可出现。
持续高滴度的RF常见于RA疾病活动期,且骨侵蚀发生率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