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由于对气道炎症在发病机制中的认识,治疗手段有了长足进步。然而,治疗手段的进步与支气管哮喘的控制现状 很不平行。一项亚洲太平洋地区哮喘控制现状的调查发现,半数的被调查者有哮喘症状,43%的患者在过去一年中因哮喘住院或急诊就医,疾病负荷仍然相当严重 (Lai CKW 2003)。此外,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死亡率近30年呈现上升的趋势(Lange P 1996, McFadden ER Jr 1997),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
国外研究发现,约半数的哮喘患者不能准确感知气道狭窄的严重程度(Barnes PJ 1992, Teeter JG 1998, Put C 1999)。26~34%的哮喘患者在FEV1明 显下降的情况下感知不到症状(Magadle R 2002, Lai CKW 2003),这些所谓症状感知迟钝的患者,由于低估了气道阻塞的严重程度,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容易发生气道结构的重构和不可逆的气道阻塞。此外,急性加 重或病情恶化时,患者低估了了病情,不能及时就医,延误治疗,造成致死性发作等严重后果(Magadle R 2002)。
因此,症状感知迟钝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症状感知正常的患者(Kikuchi Y 1994)。另外27-31%的哮喘患者有很多症状,而肺功能损害很轻或肺功能检查正常,这部分患者由于高估了病情,过度医疗,过度使用药物,造成医疗资 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药物副反应(Nguyen BP 1996, Teeter JG 1998)。
支气管哮喘患者症状感知的偏差显然是影响哮喘整体控制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识别出这些症状感知偏差的的哮喘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