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又称冻结肩,是以肩周围(包括上肢、背部、颈部)疼痛、活动受限为特征的常见病。我院门诊自2004年以来,采用玻璃酸钠肩关节腔注射,并配合曲安奈德局部封闭,对120例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中,男性34例,女性86例,年龄在41-68岁,平均55岁,发病原因:有明确外伤史23例,长期肩部劳损67例,无明确诱因者30例。均为在我院就诊病人,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作血常规、生化、血沉、风湿系列、HLA-B27、X线检查,排除肿瘤、骨折、脱位等引起的肩部疼痛或其他关节炎肩损害等。
1.2治疗方法
患者取端坐位,肩关节自然下垂,选好痛点及肩关节穿刺点(喙突向外下1cm)并标记,常规碘酒、酒精消毒。持带有7号针头的注射器穿刺进肩关节腔,成功后注入玻璃酸钠(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公司,规格:2ml、20mg),然后在痛点注射曲安奈德1ml+利多卡因1ml局部封闭,每周1次,3-4周1个疗程。注射后次日嘱病人作肩关节各向活动,如弯腰划圈、手指爬墙、双臂展翅、滑车举肩等,幅度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随诊1年或以上。
1.3疗效判断
根据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治疗一个疗程结束后及随访时患者的自觉症状及临床体征进行评价。治愈:肩关节疼痛消失,日常生活活动正常;好转:疼痛基本消失,日常生活活动基本正常。无效:肩关节疼痛,活动仍受限。
2、结果
本组病例在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根据疗效评定方法,治愈81.67%,好转13.33%,无效5%,总有效率为95%。
3、讨论
肩周炎为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中老年人因软组织退变,加之长期反复过多活动、姿势不良、外伤等致肩关节慢性损伤,肩关节囊壁、腔内肌腱及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尤其是肩峰下滑囊炎、岗上肌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其发病机制目前有两种学说:一是蛋白多糖代谢变化学说。蛋白多糖是结缔组织的基质和关节液的主要成分,有玻璃酸、硫酸软骨素、肝素、硫酸角质素等多种物质组成,具有增加组织抗过敏、抗炎、抗损伤的能力。位于关节囊、滑囊及腱鞘中滑液内的蛋白多糖,具有润滑、缓冲、抗粘连的作用。
蛋白多糖的代谢变化与年龄密切相关,当随着年龄增长,蛋白多糖含量发生变化,可引起骨赘生长,肩关节滑膜、滑液囊产生无菌性炎症,肩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变性、粘连、钙化而产生疼痛并影响关节活动,从而导致肩周炎的发生。二是局部微循环障碍学说。在外伤、慢性劳损的因素作用下,部分肩周围肌纤维或韧带撕裂,局部出血、水肿,造成局部血循环受阻,引起组织细胞缺氧及代谢产物、炎症物质的堆积,从而进一步刺激肌肉、血管收缩,加重局部微循环的障碍,造成组织变性、水肿、关节粘连、僵硬,最终导致肩关节周围炎的发生。
玻璃酸钠是一种大分子粘多糖,是关节滑液和软骨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滑膜B细胞和单核巨嗜细胞产生分泌,玻璃酸钠能与糖蛋白结合附着于关节软骨表面,保护关节软骨,与蛋白质结合,游离于关节液中,起到润滑作用,调节关节内的黏弹性,对维持关节功能起重要作用,它还带有大量负电荷,对带有负电荷的成纤维细胞有抑制作用,并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使成纤维细胞刺激因子的释放减少,促进创口的组织修复。
另外,该药还具有分子筛作用,可阻止内毒素、免疫复合物和炎症递质进入关节腔,抑制疼痛物质如缓激肽的释放,达到镇痛的目的。曲安奈德是一种长效糖皮质激素制剂,其特性是起效快、疗效高、持续时间久,可抑制滑膜组织合成IL-8和TNF-α,通过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减少胶原沉积,抑制肉芽组织形成,减少炎症引起的局部瘢痕和粘连,产生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能很快消除肿痛,改善症状。
传统单纯的痛点封闭,仅仅能缓解疼痛,却不能很好的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愈合常常遗留肩关节功能部分障碍,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不仅能尽快缓解疼痛,还可以改善滑液组织的炎症反应,增加关节活动度,增强了患者自信心并保障早期的肩关节功能锻炼,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疗效,减轻患者病痛及功能障碍,是一种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