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根据脊髓损伤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四肢瘫和截瘫,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于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是临床康复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外伤和车祸所致脊髓损伤的患者在逐年增加,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心理负担,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早期正规康复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并使其能重返社会,总结近年来脊髓损伤康复治疗的进展及脊髓损伤患者康复回归情况,现综述脊髓损伤康复进展如下:
脊髓损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中国北京地区的调查资料年发病率为68/100万左右,各国统计资料显示脊髓损伤均以青壮年为主,男性为女性4倍左右,在我国主要发病原因为高处坠落、砸伤、交通事故等。
脊髓损伤后引起人体一系列变化和功能障碍,其主要临床特征是脊髓休克、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控制障碍、痉挛、排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等,对于不完全性损伤患者,由于损伤部位和程度的不同,各具有特殊的表现。
目前临床上提出了早期合理治疗脊髓损伤的观点,主要目标为减少完全脊髓损伤的发生率和提高脊髓损伤的恢复率,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急救,通常脊髓损伤后6小时内是抢救的黄金时期;早期入院治疗,早期介入正规的临床及康复治疗;稳定脊柱、马尾损伤修复以及其他等措施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其康复治疗及并发症的预防治疗是长期的,甚至终生的,因此,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康复回归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尽管目前我国医学发展较快,在脊髓再生、移植、基因治疗等方面有所发展,但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功能仍难以完全恢复,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也会残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因此正规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可以使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障碍减少至最低限度,最大程度促进患者身心恢复,提高患者的功能独立性;
正确及时地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后期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意义;同时早期康复治疗还可以明显减少及预防脊髓损伤患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总体医疗费用,减轻患者、家庭、社会负担等。因此,对于脊髓损伤患者应尽早期采用药物、功能训练及物理治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早期预防并处理并发症,提高患者功能独立性、生活自理能力,使其尽量重返社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据统计,我国脊髓损伤多由高处坠落、砸伤、交通事故等引起,因此宣传急救知识,加强急救系统,完善急救组织,正确搬运、转移脊髓损伤患者,缩短将脊患者送至医院的时间,使患者尽量能够获得早期康复治疗的机会,如早期脊柱骨折的复位、固定与减压等,重建脊柱的稳定性等。
早期相关辅助药物的使用能够改善损伤脊髓的供血供氧情况,有利于脊髓神经细胞的再生,同时与神经营养药物一起使用,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8];有报道高压氧可以通过增加损伤脊髓组织的氧供,减轻其水肿,改善脊髓组织的营养状况,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等保护脊髓细胞和组织结构,也是促进脊髓功能恢复的有效措施,尤其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越早使用高压氧治疗效果越好。
此外,给予相应的针对性康复功能训练同样重要,康复功能训练既能够有效减缓和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又为脊髓损伤患者恢复和功能重建创造良好的条件。早期的康复功能训练主要包括良肢位训练、早期肢体主被动活动、早期康复护理、心肺功能训练、上肢肌力主动训练等,主要采用床边训练方法;待患者骨折部位稳定、神经损伤或压迫症状稳定、呼吸平稳后即进入恢复期康复治疗。
由于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时间较长,甚至为终身康复,患者及其家属需逐步掌握基本康复技能,为康复治疗后期进行社区康复或家庭康复所用。社区康复或家庭康复主要目的使患者在生活方式改变后逐步适应正常的生活,正确面对社会,逐步进行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等。
此康复训练阶段中,康复医师应根据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及其他等方面的特点,制定康复计划、康复措施,定期随访、评估、康复指导等,建立上传下达的康复系统。脊髓损伤患者由于脊髓损伤位置及程度的不同,遗留不同的功能障碍,康复训练期间及后期辅助运动活动功能,需要配用适当的矫形器,常为脊髓损伤患者站立步行所必需的。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在脊髓损伤康复全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将直接影响到康复治疗效果,而脊髓损伤的护理可认为主要是预防并发症,给康复治疗提供良好的身体条件,最大限度进行康复功能训练和利用身体所有残存功能,提高患者的功能独立性及生活自理能力。
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压疮的预防、预防泌尿系感染、肠道的护理、肺炎的预防和护理、预防废用综合症等。针对伴发有脊柱骨折的患者,早期给予定期翻身时,应方法正确,避免造成脊髓的进一步损伤,如腰椎骨折患者翻身时至少需要2人,颈椎骨折至少需要4人,主要原则为翻身时保持患者脊柱于同一平面,避免骨折处有移位、扭转、剪切等而造成脊髓的进一步损伤。
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耐心的健康教育指导,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康复治疗及康复护理工作,最大限度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脊髓损伤患者,特别是青壮年患者,从健康正常人瞬间成为残疾人,生活的巨变给他们思想上造成极大痛苦,因此康复工作不仅应该科学有效的预防处理脊髓损伤带来的并发症,强调患者在心理社会方面的适应更为重要,帮助患者在社会生活中有良好的定位,不仅有助于患者配合康复治疗,对患者的康复回归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康复的首要任务是必须对这些患者逐个进行特殊心理障碍的排除,使其正确认识疾病的本身,增强其锻炼恢复的信心,从而更好地执行各种康复措施,以增加患者的医嘱依从性,争取各项功能的最佳恢复状态,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残存功能,以不同的方式为社会、家庭积极地实现自身价值,使患者日常生活自理水平和社会活动参与能力获得最大程度的恢复。
此外解决患者身体各项并发症同样是维持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如患者体温异常、体位性低血压、泌尿系统感染、压疮、关节挛缩、血栓性静脉炎及深静脉血栓、糖代谢异常等。
在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社区康复是一种经济、有效、康复服务覆盖面广的服务方式,尤其适用于发展中国家,整合康复资源,在有限的康复条件中为残疾人提供更多更好的康复服务。在社区的层次上采取的康复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是利用和依靠社区的人力资源而进行的,包括依靠有残损、残疾、残障的人员本身,以及他们的家庭和社会。
由于脊髓损伤基本上是终身致残性疾患,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功能基本无法完全恢复,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会残留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因此脊髓损伤的康复是长期的或终身的,康复治疗目标主要是尽最大程度保留及恢复残存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功能独立性及生活自理能力,为很好的整合利用资源,使患者尽可能的多接触社会及家庭,社区康复是一条行至有效的途径。
综上所述,根据近些年关于脊髓损伤的康复方法及康复模式相关报道,在康复技术上脊髓损伤的康复方法方式及相关并发症的对应处理基本已经成熟定型,但各级医院临床医生康复意识较差,以及患者家属对康复治疗的了解不足,患者就诊康复治疗时较晚或已经伴发严重并发症,不仅耽误患者最佳康复时机,影响康复治疗效果,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康复费用。
同时由于我国大多数家庭经济基础较差,居多脊髓损伤患者由于经济问题而无法进行规范有效的康复治疗。因此建立一种经济、有效的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模式患者、家庭、社会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