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病种超过一百种,大多病情复杂。很多在风湿免疫科就诊过的患者可能都有个共同体会,那就是各种化验检查名目繁多。实际上在风湿病的诊治过程中,实验室检查对于帮助诊断,判断病情活动性和评价预后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介绍在我院常规开展的风湿病检查项目和结果的意义。
1、血沉(ESR):
一般来说,ESR在风湿病的活动期往往升高,在治疗缓解后下降。但很多其他疾病如感染、肿瘤、贫血也可出现ESR升高,故不能认为ESR高就是得了风湿病。
2、C-反应蛋白(CRP):
和ESR一样在临床上都是判断风湿病活动的指标。但同样也不是风湿病的特异性指标,在感染和外伤时也会显著升高。
3、类风湿因子(RF):
RF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阳性率为60%-80%,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有一定意义。需要纠正的两个错误观点是:
(1)RF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指标,RF阳性不等于就是类风湿关节炎。很多其他风湿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也会出现RF阳性,另外RF还可见于慢性感染、慢性肝炎,正常老年人也可出现低滴度的RF;
(2)RF阴性也不能排除类风湿关节炎。
4、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抗O。很多人以为抗O高就是风湿,其实是不对的。抗O升高仅仅提示近期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至于有无风湿还需根据患者年龄和其他临床表现来判断。
5、HLA-B27:
HLA-B27是人体的一个基因名称,90%以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都为HLA-B27阳性。但需注意的是HLA-B27阳性并不等于就是强直性脊柱炎。因为普通人群HLA-B27阳性率达5%左右而强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率仅0.3%,即100名HLA-B27阳性的个体中,只有3名左右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况且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中,还有10%左右为HLA-B27阴性。
因此,单凭HLA-B27阳性不能诊断强直性脊柱炎,而HLA-B27阴性同样也不能排除强直性脊柱炎。
6、抗核抗体13项:
包括ANA、抗dsDNA抗体和抗可抽提核抗原抗体(ENA抗体)。ANA是风湿性疾病尤其是结缔组织病的初步筛选试验,对风湿病的诊断极为重要。大部分风湿病人可出现ANA阳性,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90%-98%阳性。然而ANA阳性也可见于少数正常人(尤其老年人),慢性感染,肝病以及使用某些药物。
临床上有很多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虽然症状缓解,但ANA始终阳性或滴度没有下降,使其中部分病人一直担心疾病没控制,实际上ANA滴度与疾病活动无关。抗dsDNA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特异性抗体,一般来说其滴度的升高与狼疮病情活动有关,疾病控制后滴度会下降。
ENA抗体包括抗Sm,RNP,SSA50/62,SSB, CENP-B,Scl-70,Jo-1,抗核小体抗体和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主要用于SLE,亚急性皮肤型狼疮(SCLE),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硬皮病(SSc),干燥综合征(SS)和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等自身免疫性风湿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其中:抗Sm是SLE的标记性抗体,阳性可确诊SLE;抗RNP抗体可出现在MCTD,SLE,SSc等患者血清中;抗SSA50/62和抗SSB抗体通常见于SLE和SS的患者;抗CENP-B可见于SSc的一种亚型;抗Jo-1抗体是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的特异性抗体;抗Scl-70抗体是SSc的标记性抗体,也是预后不良的标志;抗核小体抗体和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是SLE较为特异的抗体。
7、抗心磷脂抗体(ACL)和抗B2-GP1抗体:
这两种抗体阳性往往提示易发生动静脉血栓形成,且与SLE密切相关。ACL阳性的SLE病人易出现血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症状,女性患者易发生习惯性流产。
8、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
ANCA是系统性血管炎的血清标记物,对于血管炎疾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估计均有价值,而且是疾病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病人发病(复发)时,ANCA滴度均升高。ANCA可分为两种:
①胞浆型(c-ANCA)或PR3-ANCA:主要与韦格纳肉芽肿血管炎有关;
②核周型(P-ANCA)或MPO-ANCA:可在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的病人中产生。
9、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升高常见于SLE和SS的患者,且与病情活动有一定关系。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还可出现IgA升高。
10、补体C3,C4:
在SLE患者中补体水平降低一般意味着SLE活动,而补体升高往往提示感染。
综上,风湿病化验结果的解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病情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做出较为客观正确的诊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