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术结合中医治疗
手术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但肿瘤手术因切除范围较大,给肿瘤患者必将带来种种损伤和并发症,手术前后口服中药,可扩大手术的适应症,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1.1 手术前中医药治疗:在术前可服用一些补益气血、或健脾益气、滋补肝肾及镇静安神的方药,增强患者体质,稳定患者的情绪,方用四物汤、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等。
1.2 手术后中医药治疗:手术常损伤气血,影响脏腑功能,术后表现为气血双亏或气阴两伤、营卫不和、脾胃不和的症候,可加服益气活血、养血生肌,辅以清热解毒的中药以帮助患者恢复体力,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感染的目的。
单纯表现为纳差、腹胀脾胃失和,可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腹胀明显、便秘数日未解、口干,舌苔黄厚而干,予增液承气汤;术后患者出现虚汗淋漓或动则汗出,怕风、疲乏无力,营卫失调、表虚不固之证,多采用玉屏风散加减;
术后口干舌燥、恶心纳少、大便干燥,舌红无苔,脉沉细,胃阴亏虚之证,予沙参麦冬汤加减。肿瘤术后难以愈合、流脓,宜予益气解毒中药,如:黄芪30g,当归15g,银花18g,连翘15g,丹皮15g,皂角刺15g,党参15g。
2、放射治疗结合中医治疗
在放疗过程中,常出现发热、口腔溃疡等,放疗局部可发生充血、水肿、糜烂及疼痛。临床上多采用清热解毒和凉血滋阴润燥的方药防治放化疗过程中出现的高热和炎症反应。常用清热解毒药物有:银花12g、连翘15g、山豆根6g、射干6g、板蓝根9g、蒲公英9g、黄连6g(可用马尾连代替)。
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较严重的口腔溃疡和咽喉溃疡时常用如下验方:生黄芪30g、大生地12g、元参9g、银花12g、板蓝根9g、山豆根6g、黄连6g。每日一剂,水煎浓缩成100亳升,早晚各服一次,每次服50亳升。
如出现咽干、口干、舌燥、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等热毒伤阴、津液受损的患者,在清热解毒的同时,应以滋阴润燥生津为法,常用验方为:生地9g、元参9g、麦冬12g、石斛12g、花粉12g、芦根15g。水煎服,每日1剂。
3、化疗结合中医治疗
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可出现消化障碍,机体衰弱,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其治疗方法大致如下:
3.1 消化障碍多数患者在放化疗后常出现胃脘饱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泄等症。舌象多见胖大,舌苔薄白、白腻或黄腻。中医辨证为脾胃不和,治疗以健脾和胃为主。饮食不香,脾胃虚寒,喜热饮者,给服党参15g、焦白术12g、茯苓12g、灸甘草6g、陈皮9g、半夏9g、广木香6g、砂仁6g等加减;
如有胃脘饱胀,胸胁串痛等肝胃不和之证者,宜以当归9g、杭芍12g、茯苓12g、焦白术12g、甘草6g、炒柴胡6g等加减进行治疗;如恶心、呕吐酸水、苦水者,多属胃热之证,宜以炒陈皮6g、清半夏9g、茯苓12g、竹茹9g、黄连(或马尾连)6g、麦冬9g、枇杷叶12g等煎服;如呕吐清水、凉水者,多为脾胃虚寒之证,宜用炒陈皮6g、姜半夏9g、茯苓9g、灸甘草6g、党参12g、丁香3g、柿蒂6g、生姜3片、红枣5枚等加减。
3.2 机体衰弱:全身疲乏、精神不振、心悸、气短、失眠、虚汗、咽干、口干、舌燥和脱发症等。
气血虚弱而证候偏热者,如放化疗过程中因热毒过盛造成癌症患者气血亏损时,可采用凉补气血的方法,可选用生黄芪30g、沙参12g、生地9g、丹参15g。在放化疗过程中气血双亏,体弱虚寒者,可用潞党参15g、太子参15g、人参3g(以上诸参每次用药时选用一味即可),全当归9g、熟地9g、鸡血藤15g、阿胶(烊化)9g、三七粉3g冲服、黄精15g、紫河车9g、龙眼肉9g、红枣5枚等加减。
3.3 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WBC下降,血小板减少和贫血等症状,一般属肝肾亏损证候,以滋补肝肾为主,常用药物有:枸杞子15g、女贞子15g、何首乌12g、山萸肉9g、菟丝子15g、杜仲12g、补骨脂9g、旱莲草15g、五味子6g、石苇15g、石斛12g、鸡血藤15g。
化疗期间配合应用的中成药:健脾益肾冲剂30g,日二次,口服。贞芪扶正胶囊3~6粒,日三次,口服。参芪片3~4粒,日三次,口服。生血宝颗粒8g,日三次,口服。
3.4 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二黄煎加减外敷,黄连30g、黄柏30g、虎杖30g、大黄30g。
3.5 化疗引起的肝功能损害:临床表现为肝区不适、乏力、厌食,腹胀腹泻,伴SGPT升高。中药健脾益气、化湿消浊,常用方:茵陈(后下)12g,茯苓15g,猪苓12g,炒白术12g,泽泻9g,薏苡仁18g,陈皮9g,太子参18g,五味子6g,厚朴12g,枳壳12g,清半夏9g,生甘草6g,枸杞子15g,虎杖12g,垂盆草12g。
3.6 化疗引起的肾脏损害:临床表现为尿量减少、蛋白尿、尿素氮及肌酐升高,双下肢肿,舌谈苔白厚,脉滑。中药以健脾补肾、利水消肿,常用方:太子参18g,炒白术12g,茯苓12g,猪苓12g,泽泻9g,薏苡仁18g,枸杞子15g,车前子(包)12g,生黄芪30g,女贞子15g,桑白皮15g,生草6g。
3.7 化疗引起的心脏损害:早期出现乏力、胸闷、气短、心悸,心电图示T波平坦、S-T段压低;后期可出现心力衰竭。中药以温阳利水,活血化瘀方法。常用方:党参15g,生黄芪30g,麦冬12g,制附子(先煎)3g,川芎9g,五味子9g,山萸肉12g,丹参15g,防己6g,炙甘草12g,人参(单纯)9g,枸杞12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