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门诊,一位复诊的乙肝病毒携带的年轻妈妈,大三阳,HBV DNA 7log IU/ml,来咨询宝宝的问题。1年半前,她怀孕5个月的时候,也是这么高的病毒载量,当时建议她可以考虑怀孕7个月的时候服用替比夫定进行母婴阻断,她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坚决地拒绝了,先后经过几次谈话,同时经过2个月的考虑,最后她选择不服药。毕竟妊娠晚期不用抗病毒药物,宝宝也不会都感染,即使用抗病毒药物,也有0.7%-2%可能阻断失败,药物对胎儿的安全、药物副作用以及妈妈以后停药是否会反弹或发生病毒耐药的也是要考虑的,所以我不能劝她一定用药去阻断。
宝宝出生后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关于喂养方式,她选择了人工喂养。现在宝宝一岁了,她来咨询我宝宝会不会有抗体?我建议她给宝宝查一下乙肝五项,开始她还不愿意,说感染可能性不大吧?宝宝太小,抽血不合适等等。我说我也希望宝宝没有被感染,一定要有检测结果我才能确定。
今天检查结果出来了,宝宝检查出乙肝大三阳,年轻的爸爸进到诊室,告诉我孩子的妈妈不敢来见我,说话的时候爸爸的手在抖,看的出他很紧张。当时我的心里有一种莫名的伤感。其实年轻的妈妈不敢面对的是她自己。现在我什么也不能说,尤其是“要是早些怎么样”等等,这样更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我告诉他,大多数感染乙肝病毒感染者不一定都会发病,只是一种病毒携带状态,少数人还会发生自发性清除,早发现早检测对宝宝也是一种保护,而且乙肝是可治可控的,不是那么可怕。
我不能说这位妈妈当初的选择是错误的,对于高病毒复制的母亲,宝宝出生后使用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也有80%的阻断成功率,况且在妊娠早中期已经发生感染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我说出这件事,只是想表达这样的观点:育龄期女性乙肝感染者,关于乙肝的母婴阻断,确实有不确定的因素,比如对宝宝和妈妈的安全性、停药后病毒复发甚至原本正常的肝功能不正常、药物的副作用等,需要权衡利弊。几年来,北京、南京等肝病和妇产科专家的不同研究,使得实际工作经验在不断丰富,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女性生育管理专家共识》的出台,使诊疗更加规范。但是专家共识不是法律文书,实践经验不等同于试验结果,这里面还存在着伦理问题,所以无论何种方式都一定需要经过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在医患双方相互理解、配合的基础上,做好乙肝母婴阻断,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