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即Wilson病(Wilson’s disease, 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慢性进行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基因定位于13q14.3,编码1个P型ATP酶,此酶参与铜跨膜转运的代谢过程。目前研究多认为WD由于基因突变使该酶功能降低或丧失而导致铜代谢异常,肝合成铜蓝蛋白速度减慢,胆汁排铜明显减少,铜沉积于肝、脑、肾、关节、血细胞和角膜等组织中,引起了相应脏器损害的临床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害、脑退行性病变和角膜K-F环。
WD是最常见的神经遗传疾病之一,世界人群发病率为0.5-3/10万,其患病率具有地区差异,在欧美人群发病率较低,东欧、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多发,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高发,我国发病率明显高于上述国家或地区。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患病的绝对数多,造成的危害也大,加强WD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WD多隐匿起病,若未能及时给予正确治疗,患者多于发病后2~6年内死亡,严重者仅能存活数周。WD是可治疗的遗传病之一,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常可避免严重的不可逆的重要组织器官损害,可获得与健康人一样的生活、学习、工作能力和正常寿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