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证论治】 单纯局部用药效果欠佳,需内服与外用相结合。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患者可结合自己的病情分型选药。
一、脾胃蕴热型 [症状]:口疮数目较比,大小不等,可融合成小片状,有黄色假膜覆盖,周围粘膜微肿高起,鲜红,灼热疼痛.多发于唇、颊、龈、腭等部位。可有发热,面红,口干口臭,大便秘结,尿黄,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止痛。 例方:凉膈散或清胃汤加减 处方:黄芩15克, 黄连10克,连翘15克,栀子15克,竹叶15克,生地黄15克,生石膏20克,大黄10克,甘草6克,升麻6克。水煎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吴明
[推荐中成药]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丸(片)、三黄片、凉膈散等。
2、中成药 (1)黄连上清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1-2次. (2)牛黄解毒丸(片),口服,大蜜丸每次1-2丸,片剂每次2-3片, 每日2-3次.
二、心火上炎型 [症状]: 口疮面积较小,可多个发生,多发于舌尖,舌前部或舌侧F,色红, 灼热疼痛.,可伴有口渴口干,心中┤,小便短赤涩痛,失眠,舌尖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心降火,凉血利尿. 例方:导赤散加味 处方:生地黄15克,淡竹叶15克,木通12克,甘草梢10克,灯心草6札,黄芩12克,栀子12克,白茅根15克,连翘15克。水煎服。
[推荐中成药]八正合剂、导赤散、三黄片、六一散等。
三、肝郁蕴热型 [症状]:多见于女性患者,口疮常随情绪改变或月经周期而发作或加重。多在舌侧边缘或唇部见黄白色口疮,如米粒大小,边缘有较宽的红晕围绕。伴有心烦易恕,胸胁胀闷,口苦咽干,失眠,乳房经前胀痛,月经多有失调。舌尖红或暗红有瘀斑,苔黄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理气凉血。 例方:柴胡舒肝散或龙胆泻肝汤加减 处方:柴胡10克,栀子15克,车前子12克,木通10克,香附10克, 当归10克,赤芍12克,龙胆草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推荐中成药]柴胡疏肝丸、丹栀逍遥丸、舒肝片、龙胆泻肝丸、加味逍遥丸等。
四、阴虚火旺型 [症状]口疮反复发作、大小不等、多在5毫米以内、1?3块圆形或椭圆形、基底成浅碟状、灰黄色、有少许渗出物、边缘整齐、周围绕以狭窄红晕、有轻度灼痛,伴有咽干口燥、口渴不欲饮、头晕耳鸣、心悸健忘、少眠多梦、手足心热、腰膝酸软。 [治法]:滋阴降火 例方:六味地黄汤加减 处方:熟地黄15克,山萸肉12克,淮山药15克,牡丹皮12克,泽泻12克,茯苓15克,五味子6克,麦冬15克,知母12克。水煎服。 若偏于心血虚,兼见心烦不得卧,舌光色淡现龟y者,可选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加枸杞子。 若反复发作,日久而致气血两虚,证见面色(白光)白,唇舌淡白,少气懒言,脉细弱者,可选用八珍汤。
[推荐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偏阴虚甚者)、知柏地黄丸(偏火旺甚者) 、天王补心丸。
五、脾虚湿困型 [症状]:口疮数目少,面积较大,周围水肿高起,疮色暗红或暗淡呈灰白色,愈合缓慢。常伴有头重倦怠,口淡乏味,食欲不振,便溏腹泻乏力。舌淡胖嫩有齿印,苔白滑腻,脉沉缓。 [治法]益气健脾,清热祛湿。 例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处方: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陈皮9克,淮山药12克,薏苡仁15克,莲子肉15克,砂仁6克(后下),藿香10克,佩兰10克。水煎服。
六、脾肾阳虚型 [症状]:口疮溃烂,色淡白,不红不肿不痛或饮食时痛,伴有面色(白光)白,形寒肢冷,下利清谷,少腹冷痛。舌淡,苔白滑或腻,脉沉弱。 [治法]:温中散寒,补气健脾。 例方:附子理中汤加味 处方:熟附子15克,干姜10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灸甘草6克,淮山药15克,扁豆10克。水煎服。 如疮面溃烂久不愈合,有白腐者,可加苍术,五倍子,以健脾燥湿收敛。 如以肾阳虚,证见腰膝冷痛,小便清长,脉沉弱者,可选用附桂八味丸,并含服肉桂,或用当归,熟附子各15克,加白糖适量和匀含咽,以助降火。 [推荐中成药]补中益气丸、附桂理中丸、金匮肾气丸、香砂养胃丸(冲剂)等。
【口疮中药简易单方疗法】: 1.六味地黄丸:口服六味地黄丸每日2~3次,每次6~8克。 2.六神丸:取六神丸1支(30粒)碾碎成粉,加入2毫升凉开水浸透成为稀糊液备用。用药时先清洁口腔,然后用干净的棉签蘸上六神丸液涂于溃疡表面,以餐前10~15分钟用药为佳,每日3次,睡前加用1次。一般用药5分钟即可达到止痛效果,进餐无疼痛,增进食欲。小溃疡1~2天可痊愈;多发性溃疡用药3天痊愈。 3.云南白药:用该药适量加植物油调成糊状于饭后、睡前各1次涂患处,用药后2小时不漱口,治疗口腔溃疡624例,结果显效508例(81.4%),有效96例(5.4%),无效20例(3.2%)。能明显缩短病程,促进溃疡愈合。 4.蒲公英煎液:取新鲜蒲公英100克(或干品50克)洗净水煎,饮药液并含漱一日数次至愈上。 5.丹参 :用丹参5克煎服(或丹参片也可),能很快能愈合且很少复发。 6.五倍子粉:五倍子研末后涂患处,治疗该病50例,有效率高达94.6%。认为其能加速溃疡愈合,明显缩短病程。 7.细辛粉末6克,调成糊涂状,敷于脐部,连敷3日。 8.淡竹叶:取竹叶15克,鲜品(干品亦可)沸水浸泡,加适量白糖,代茶饮,此为1天剂量,连续用药2~3天即可痊愈。 9.鲜板蓝根50克或干品25克煎汁饮服,连服3剂见效。 10.野菊花适量,开水浸泡后不时漱口;或用50克煎取50毫升的浓缩液,用该液涂患处,每日2~3次。 11.用生石膏蘸冷开水磨成浆,涂患处,每日数次 12.丁香15克打碎,放入小瓶中,用冷开水浸过药面,约4小时后成棕色液体,取该液涂患处,每日4~6次。 13.茵陈蒿茶:茵陈蒿30克,用滚开水250毫升冲泡,加盖,温浸15分钟,代茶饮。适用于单纯性口腔黏膜溃疡。轻者每日含漱数次,重者口服3-4次。具有清热利湿之效,故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满意。 14.地胆草:取鲜地胆草30克,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连续2~3天,即可见效。 15.吴茱萸外敷:取吴茱萸12克,将吴茱萸研成粉末,用醋调成糊状,晚上睡觉前敷于两足涌泉穴处,用纱布、胶布固定,第二天早上取下,连续敷药3日,即可取得满意效果。一般敷药后5~7日即可痊愈。亦可换以附子粉末10克。 16.蔷薇,煎浓汁,含,每日5―7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