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很多父母都能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更是决定儿童性格甚至命运的重要因素。先让我们看一个普通的家庭。
小伟是一个十岁的男孩。父亲是工程师,平日很少在家;母亲是会计,是孩子的主要照顾者,她对小伟生活上的照顾几乎是无微不至,很少批评孩子。自小伟上小学后,由于其活泼、贪玩,成绩总在中游徘徊,远远低于父母的期望值,因此父亲变成了家中严厉的管教者。只要小伟在学习上有一点疏忽或犯一点错误,就免不了一顿打骂,母亲总是在事后安抚小伟,给他讲道理,让他今后不要再犯错。但小伟并未如他们所愿发展,成绩依然平平,犯错越来越多,甚至在学校和同学打架。为什么父亲的严教没有效果,而慈母的引导也未奏效呢?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父母的教养方式可分为四种,即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小伟的父亲是一个专制型的父亲,他认为小伟应该无条件接受父母所制定的规则和标准,常爱使用惩罚的、专断的和强硬的纪律措施,很少进行言语讨论。母亲则是溺爱型的母亲,生活上百依百顺,很少对小伟的行为做出要求,在纪律问题上以一种接受、和蔼甚至有些顺从的方式对待小伟,只有父亲严厉批评时,母亲才进行一定的管教。他们都没有和小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最有利于儿童成长呢?权威型父母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他们对儿童温暖而严厉。具体来说就是对孩子的行为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并能严格执行,同时对孩子的期望与孩子的需要和能力相一致。他们既高度重视儿童自主性的发展与自我管理,鼓励亲子间的双向交流,能听取与接受儿童的意见,同时又承担管教儿童的根本责任。在有关纪律的问题上常与儿童进行讨论并详细做出解释。
对于小伟的父母问题出在哪儿呢?首先父母的教育应该从小开始,而不是像父亲,等到问题出现了,才参与到家庭教育中。而且父亲的管教要持之以恒,不要等问题解决了,又开始对小伟不闻不问。其次对于小伟的学习问题应该先和小伟讨论,为什么学习上不去,如果努力了,成绩可以达到什么状态……,也就是根据小伟的能力来确定恰当的目标。再次对于父亲的打骂问题,从家长角度说,不打骂孩子是不可能的,但是打骂之后该怎么办?对于小伟来说,父亲打过后,应由父亲和小伟谈话,说明打骂的原因,听听小伟的解释,最好父亲能对打孩子的行为道歉,因为这毕竟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否则孩子可能会认为这是对的,并模仿这种行为,小伟在学校打架也有父亲的一部分责任。最后就是对于这位善良而辛劳的母亲的建议,对小伟从小就要给予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在生活和学习上都要培养他的自主能力,不要等到打过后才去引导孩子,平时也要多做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需要提一下,就是父母的教养方式一定要一致,不要因为对方哪一点做的不对而相互指责,尤其在孩子面前指责,因为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当发现问题时,应该相互讨论,在平时教育孩子时相互弥补,这样我觉得就是非常不容易了。
也许您看了会觉得做父母很辛苦,是的,想做不犯错的父母是很困难,这也不可能。但是只要您能记住这些内容,在平日教育孩子时能注意到一点或两点,那您一定能看到孩子的改变,也就是对您辛苦付出的回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