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管炎即急性感染性细支气管炎,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6月龄以下的婴儿最为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最为多见,临床以流涕、咳嗽、阵发性喘息、气促、胸壁吸气性凹陷(三凹征)、听诊呼气相延长、可闻及哮鸣音及细湿粑饕俅脖硐郑桓腥纠奂爸本75-300nm的细支气管,急性炎症,粘膜水肿、上皮细胞坏死、粘液分泌增多,致细支气管狭窄与阻塞是该病的病理基础。本病具有自限性,但<6月龄和高危婴儿有较高的病死率。
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
引起毛细支气管炎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肠道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博卡病毒等,其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为常见。另外,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也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
二、毛细支气管炎有哪些表现。
毛细支气管炎早期呈现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鼻部卡他症状、咳嗽、大多数不发热,也可以低至中等度发热(其中>39℃高热不常见),1-2d后病情迅速进展,出现阵发性咳嗽,3-4d出现喘息、咳憋、呼吸困难,严重时出现发绀,5-7d时达到疾病高峰。其他常见症状还有:呕吐、烦躁、易激惹、喂养量下降,<3个月的小婴儿可出现呼吸暂停。临床检查常有呼吸频率增快、呼气相延长、可闻及哮鸣音及细湿罗音,严重时可出现发绀、心动过速、脱水、胸壁吸气性凹陷(三凹征)及鼻翼扇动等表现。
三、如何预防毛细支气管炎。
1、慢性肺疾病、早产儿(<32周)或先天性心脏病等高危儿可给予帕利珠单抗(palivizumab)预防;从RSV感染高发季节11月开始,每公斤体重15mg肌注RSV F 蛋白单克隆抗体,连续5个月,能降低RSV感染住院率39%-78% 。
2、 洗手是预防RSV院内传播的最重要措施:在与患儿直接接触前后,接触邻近患儿的物体后以及摘手套后,均应洗手。
3、 婴幼儿应避免暴露于拥挤的人群或被动吸烟的环境中;4、 提倡母乳喂养。
四、哪些婴儿容易发生严重的毛细支气管炎。
早产儿(孕周<37周)、低出生体重儿、年龄小于12周龄、有慢性肺疾病、囊性纤维化、先天性气道畸形、咽喉功能不协调、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神经肌肉疾病、免疫功能缺陷、唐氏综合征等患儿。
五、如何治疗和护理毛细支气管炎。
1、保证呼吸道通畅,保证足够的供氧:严重时需要吸氧或机械通气治疗。
2、保证足够碳水化合物供应:患儿若能正常进食母乳,应鼓励其继续母乳喂养,若患儿呼吸频率大于60次/min,且呼吸道分泌物多、容易发生吐奶呛奶导致误吸时可考虑鼻胃管营养摄入,必要时予以静脉营养。
3、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1)、支气管舒张剂:β2受体激动剂:可以试验性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或联合应用M受体阻滞剂,尤其是当时有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家族史时。(2)、糖皮质激素:常选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较重的可以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3)、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可以试用(4)、抗菌药物:考虑合并细菌感染、或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时候使用。(5)、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病情较重的病例可以试用,尤其免疫力低下的患儿。
六、毛细支气管炎的预后。
绝大多数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能够完全康复,不遗留后遗症。住院患儿中3%-7%需要机械通气。毛细支气管炎引起的死亡大多数发生于小于6月龄的患儿以及合并有心肺疾病的患儿。约有34%-50%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日后会继发气道高反应性疾病,如反复咳嗽、喘息、哮喘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