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过敏,大家一般都会想到接触一些过敏源后引起的过敏性荨麻疹、哮喘等,其实婴幼儿很多的是牛奶蛋白过敏。牛奶蛋白过敏在不同年龄组的宝宝,表现不太一样。
一、怎么检查是不是牛奶蛋白过敏
1、皮肤点刺实验:用新鲜牛奶进行皮肤点刺,类似于药物皮试。但是这个方法有一定的弊端,如可能会感染、严重的过敏反应等。
2、血清牛奶特异性IgE抗体测定:是体外实验,也就是抽血检查过敏源。如果检查结果IgE明显增高,考虑牛奶蛋白过敏可能,确诊需要行口服牛奶激发试验。
3、牛奶回避、口服牛奶激发试验:饮食中回避牛奶及奶制品2-4周,如果临床症状改善,考虑过敏可能,再进行口服牛奶激发试验。
口服牛奶激发试验,也有一定的风险,需要在有急救经验的专业人员严密监测下进行,而且费时费力。
二、牛奶蛋白过敏常见的表现
目前认为牛奶蛋白过敏的高危儿,包括本身具有特应性体质,或有其他过敏性疾病、或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如湿疹、哮喘、过敏性鼻炎、其他食物过敏等)。牛奶蛋白过敏的严重程度不同,变现不同。常见的表现如下:
1、胃肠道:反复呕吐、反流、腹泻、便秘(伴有或不伴有肛周皮疹)、便血、肠痉挛(可以变现为反复腹痛、哭闹);严重的可以有生长发育迟缓、贫血、肠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2、皮肤:湿疹样变现、红斑、风团、血管性水肿;严重的渗出性湿疹可以伴有感染、生长障碍、缺铁性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3、呼吸系统:非感染性流涕、慢性咳嗽及喘息;严重的可以变现为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支气管阻塞等。
4、严重的可以累积多个系统:甚至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及过敏性休克等。
三、牛奶蛋白过敏的治疗
牛奶蛋白过敏最主要的是规避饮食,在规避饮食的同时,一部分宝贝需要配合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组胺类药,严重的需要肾上腺素等。这里只介绍饮食管理。
1、母乳喂养的宝宝:继续母乳喂养,母亲完全回避牛奶及奶制品至少2周,对于过敏性结肠炎的患儿,需要持续回避4周。如果母亲回避牛奶及奶制品后,宝宝的症状明显改善了,母亲可加入牛奶,如症状未再出现,可以恢复正常饮食。如果症状反复,哺乳期间,母亲应回避饮食,并在断母乳后,给予氨基酸奶粉或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母乳喂养期间注意补充钙剂。另外,如果规避饮食失败的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需要用氨基酸奶粉或者深度水解蛋白奶粉。
2、牛乳喂养的宝宝:≤2岁宝宝,应完全回避牛奶蛋白成分的食物及配方,并用低过敏原性配方奶替代,如氨基酸奶粉或者深度水解蛋白奶粉。>2岁的宝宝,食物来源丰富,可满足生长发育需要,故可进行无奶饮食。
(1)氨基酸配方奶:不含肽段,完全由游离氨基酸按一定配比制成,故不具有免疫原性。对于牛奶蛋白合并多种食物过敏、非IgE介导的胃肠道疾病、生长发育障碍、严重牛奶蛋白过敏、不耐受深度水解蛋白配方者,推荐使用氨基酸配方奶。
(2)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是将牛奶蛋白通过加热、超滤、水解等特殊工艺使其形成二胎、三肽和少量游离氨基酸的终产物,大大减少了过敏原独特型抗原表位的空间构象和序列,从而显著降低了抗原性,故适用于大多数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有很少一部分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不能耐受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故在最初时应注意有无不良反应。
(3)大豆蛋白配方奶:不含牛奶蛋白,其他成分基本上与常规配方奶一样。但大豆与牛奶间存在交叉过敏反应且营养成分不足,一般不建议选用。经济困难的且无大豆过敏的年龄>6月的宝宝,可使用。但是有肠绞疼的不推荐使用。
牛奶蛋白过敏饮食回避至少3-6个月,或者年龄在9月以上,在决定恢复常规饮食前,仍需再评估。对于严重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建议持续回避饮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