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此文的目的是促使大家认识到胸外科的一种急诊手术病例――血气胸,抢救及时则挽救一个生命,胜造七级浮屠;目睹一个宝贵生命的丢失,则心有不安啊! 因此,见到血气胸病人时,大脑中要绷起一根弦,该手术止血时,则当机立断,况且现在每个城市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血源紧张的尴尬局面,及时手术止血,则少失血,则少输血,把有限的血液用到更宝贵的地方去。平
尊重生命 挽救生命
胸心外科成功抢救一名血气胸危急病人
2010年10月13日13时30分,地点:胸心外科――呼吸内科
正是病区稍显安静时刻,胸心外科医生值班室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拿起电话是呼吸内科有一名病人需要急会诊,放下电话后,即刻从十楼顺楼梯快速走向六楼呼吸内科,来到病房病人床旁,经过询问病史,原来是一名21岁男性病人在江苏吴江县打工,2010年10月12日上午病人突然出现胸痛、胸闷症状,在吴江县当地医院拍摄全胸片,提示:左侧液气胸,左侧肺被压缩约20%,胸腔积液约300ml,患者未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即从江苏吴江做火车回六安,车到合肥时因为没有回六安的客车了,加之病人手机没有电了,与家人联系不上,晚上只得住宿合肥,2010年10月13日早晨再坐车回到六安,病人到达六安后就诊呼吸内科,呼吸内科阎刚给予病人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当即引流出不凝固血性积液约1100ml,立即电话通知胸心外科会诊,床旁查体:血压102/56mmHg,心率115次/分,病人神志清晰,神情淡漠,面容苍白,重度贫血貌,全身湿冷,考虑病人胸腔出血量较大,决定立即将病人转胸心外科行左侧剖胸探查术。
2010年10月13日13时40分 地点:胸心外科
病人睡推车乘电梯从六楼转入十楼胸心外科,就在医师办公室的门口,立即通知值班的杨正芳和余玮,给予患者急诊抽血型鉴定准备输红细胞,由于病人失血多,外周静脉血管塌陷,第一次没有抽出血,第二次换从较粗的股静脉抽出血标本。紧急给予病人建立两组输液途径输注赫斯、止血剂,这边马上电话通知手术室,胸心外科有一台急诊剖胸探查手术。
2010年10月13日13时50分 地点:手术室
手术室迅速安排推车将病人接至第一手术室,当班的陈巧芳和吴小燕迅速准备手术器械和物品,尽管她们从8点上班就一直没有休息。同时在手术室打电话同输血科商量给予应急输血支持,填写的是紧急输血,得知病人的血型出来了――A型,近期特别缺少的A型,同输血科说明病人的危急病情后,得到了2个单位红细胞和200ml的血浆,尽管提供血量不足,但是也稍稍松了一口气。因为心里清楚血气胸病人,实际积在胸腔的血液比引流出来看到的要多,甚至多得多,因为胸腔内的血凝块常常引流不出来,而手术止住胸腔出血后就需要通过输注红细胞来纠正贫血、改善微循环和防止缺氧了。紧张有序的手术前准备后,将病人抬到手术床上,麻醉科的李家宽、刘泽鸿、吴庆玲快速地为病人插好气管插管,接上麻醉机机械通气,实施好麻醉。
2010年10月13日14时10分 地点:手术室
胸心外科的吕斌、黄和平、潘宇快速消毒好皮肤,选择病人第5肋间前外侧切口快速进胸,探查见胸腔内有不凝固血液和血凝块共约900ml,快速吸尽积血,清除血凝块后发现左下肺韧带和左胸顶各有一处出血点,均为胸腔粘连系带因气胸肺被压缩牵拉断裂所致,快速结扎和电凝止血,发现左肺尖段有一直径约1厘米大小肺大疱,予以结扎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约一个小时后手术完成了。
2010年10月13日15时10分 地点:胸心外科
病人又被推回到胸心外科的监护病床,这时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心里都清楚,危及生命的警报已经解除,坐在椅子上不禁令人思考:首先,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样的常识,血气胸是危急病症,应在第一时间就近住院治疗,不能怀揣一枚“炸弹”劳累颠簸,引燃“炸弹”将丧失宝贵的生命;其次,对医生来说病人就是信号,信号一旦发出,紧张有序的战斗就打响了,这时就需要有冷静的头脑和精湛的技术,才能打赢这场战斗;最后,又让人想起了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的话语,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也无论需诊治的病人是男是女、是自由民是奴婢,对他们我一视同仁,为他们谋幸福是我惟一的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