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病程的长短,失眠可大体上分为两类,即短暂性失眠(1月)。一般而言,连续超过1周的失眠即具有慢性化的趋势。
对于短暂性失眠,若不属于倒时差或倒班引起,就属于调节性失眠。这种失眠有明确的诱发因素,乃急性应激因子诱导觉醒状态突然增高所致。常见应激因素包括:应激性生活事件如痛失亲人、离异、失业、住院;睡眠环境改变如在不熟悉的环境中睡眠。
人群中约10%的人口患慢性失眠。典型的慢性失眠患者早期是偶发失眠,后来变为频繁失眠,最后才演变为每日失眠。失眠当日的睡眠时间也是逐渐缩短的。有些慢性失眠患者症状还呈现周期性特点。这类患者虽然可以是原发性失眠,但大多数是继发或伴发于其它原因的失眠。
原发性失眠约占慢性失眠患者的1/4。急性或隐匿性起病,女性多于男性。又可分为特发性失眠、反常性失眠和心理生理性失眠。
特发性失眠
这类失眠通常始于婴儿期或低龄儿童。患者长期睡眠紊乱,但不能发现任何明确的病因。占睡眠门诊就诊的失眠患者的10%以内。患者主诉入睡起始或睡眠维持困难;或报告睡眠持续时间不充足。白昼功能受损与睡眠丧失的程度相一致。这类失眠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内负责睡眠-觉醒周期的结构内在缺陷有关。起病隐匿、慢性过程、持续终身而无缓解期。治疗困难,患者可能依赖镇静剂或酒精以辅助睡眠。患者可主诉白昼疲劳、注意和集中困难,发生抑郁症的风险增加。诊断依赖于排除其它原因导致的失眠。
反常性失眠
这类失眠又称睡眠状态感知不良或主观性失眠。占慢性失眠者的5%以下。长通常发生于中青年人女性多见。临床趋于慢性过程,往往主诉失眠数年。患者虽然主诉有慢性的严重失眠,但没有与主诉严重失眠相一致的白天功能受损,若可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测,则不能发现显著的睡眠障碍。患者不能确切地辨别总睡眠时间,往往高估睡眠潜伏期、低估睡眠时间。患者可能报告很少睡眠或几乎通宵未眠,但白天精力充沛,并不打盹。患者在夜间大部分时间“感知到”环境或有持续思维的过程。慢性睡眠紊乱导致情绪障碍,如抑郁或焦虑。患者往往过度使用镇静剂。
心理生理性失眠
患者有不适当的睡眠预防行为发生,最终进展成为感觉睡眠紊乱的主要因素。尽管失眠的发生与某个应激因素有关,但当应激因素消除后睡眠紊乱仍会持续很长时间。入睡前,患者易激惹、肌张力增高、精神觉醒伴持续性闯入式思维。他(她)既不能放松身体,也不能停止穷思竭虑,且过度关注能否入睡。一个恶性循环是患者非常努力去睡眠→紧张→更觉醒、焦虑→进一步降低睡眠倾向。患者分心或不刻意去睡眠时,睡眠却很容易。有趣的是,患者往往报告在任何其它地方比在自己的睡处睡得好。许多患者有终身间歇性浅或差睡眠史。通常为慢性,若不处理,则可进行性加重。患者白昼睡眠增多、疲劳感重。发生抑郁症的风险较大。患者有过度使用镇静剂的倾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