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此一诊断名词,虽然很老,用于临床很长时间了,但治疗方法发展缓慢而紊乱,为什么它那么容易误诊,漏诊?为什么已诊断出是腰肌劳损,也给了药了,还容易反复发作?不能根治。主要是由于还不完全了解腰肌劳损的发病机制,人体中第三腰椎处于胸后凸和腰前凸的转折的地方,转折的地方受到的应力就比较大,X线片上你可以看到腰三的横凸比较长、比较粗,这就是它适应长期受到比较大的应力造成的,附着在它上边的腰肌和椎旁肌,在维持脊柱的姿势时,它受的力量最大。如果你坐的时间很长,强迫体位很长,让这些肌肉长期收缩,得不到舒展和休息的话,它就会出现劳损,充血,发生无菌性炎症甚至到后来出现纤维化和粘连,就会出现腰部痛,并可刺激来源于腰1、2、3的脊神经后支分出来的2条小神经分支叫做脊神经原发后支以及窦椎神经,它们分别支配腰1~3椎间盘的纤维环,腰椎的小关节和一部分的椎旁肌,病人可以有像椎间盘疼痛一样的症状,也可有放射到下腹部疼的症状(如果在右侧,右下腹部疼就会让普外科大夫误诊为慢性阑尾炎),这两条小神经向下合成臀上皮神经支配阔筋膜张肌,神经在这块肌肉附着处的臀部的外上方进入
所以在臀部的外上1/4的位置(相当于臀部肌注的位置)可以找到腰肌劳损的另一个压痛点。阔筋膜张下行行到大腿的外侧就变成髂胫束下行,止于膝关节前下方,腰肌劳损时, 此肌肉受到刺激以后,就变的收缩无力,髋关节就有不受力的 “踩空”样的感觉,许多骨科医生常常误诊为是髋关节病变,照了髋关节X光像结果都是阴性,有些推销治疗股骨头坏死药的所谓的专科医生,借此乱诊断为股骨头坏,以推销这类药物,结果到协和医一检查,根本就是正常的,腰肌劳损病人的疼痛还可以沿着大腿阔筋膜张肌向下放射,但仅达到膝关节部位,少数病人小腿肚子部位有疲劳酸胀感。不会放射到足部和趾尖,这就有别于椎间盘突出了,由于上述区域支配的神经受到刺激,病人会感到局部怕凉的,一些老太太把麝香膏从胯部大腿外侧一直贴到膝关节,还要让医生再多开一点,说她不够用的,我笑着对老太太说:“你拿我的麝香壮骨膏做裤子啦!您这贴的位置不对,你这是总机坏了,却修电话线,总机在哪儿呢?在腰三横凸处(腰眼的地方)和臀部外侧,这是主要的,贴对这两个部位就可以了”。支配大腿内侧的内收肌的闭孔神经,也是来源于腰1、2、3神经,它和窦椎神经、脊神经原发后支是同一个来源的,受到刺激的时候会通过泛化反应也可以引起闭空神经的刺激现象,出现在它的支配肌--起源于大腿根部的内收肌的疼痛,所以腹股沟出现疼,局部疼有压痛点,跷二郎腿受限,泌尿外科大夫在检查病人是触摸到患者腹股沟部有疼痛,易诊断为附睾炎、精索炎等等。女病人在做妇科检查时就会误诊为附件炎。
大家看看,一个小小的腰肌劳损,其影响居然可以跨度那么大,那么广,它可以“欺骗”骨科医生、普外科医生、泌尿科医生、妇产科医生……,如果搞懂了它的发病机制问题,结合临床上病人的年龄、职业等因素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年轻的白领,司机、会计等等以坐为职业的人群,腰痛反反复复疼痛放射只在臀部或者是大腿外侧,检查照相都没什么大的问题,就要怀疑这种病,再结合上述固有的压痛点那就可以诊断了,椎间盘腰痛的病人,他除了有腰痛,疼痛常放射到足尖,还伴有下肢感觉的障碍,腰部深压痛(+)。这样就很容易区别了。
相关文章